三界五行:儒釋道共通之處

學習術數,包括風水堪輿、占星、命理,有3本必讀的書——《易經》、《道德經》及《心經》。這3本經書令人敬畏天命,心術正,術數才會正,才可導人向善,達到趨吉避凶的效果。孔子曾帶領學生參與編註《易經》,所以當中亦含儒家智慧。

對於政治、權力,孔子說:「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這與莊子所講的「事有四患」的第一患——叨,有共通之處。莊子說:「好經大事,變更易常,以挂功名,謂之叨」,即為自己謀權奪政,好大喜功,改變常規,違反天理,就犯了叨。

儒家與道家為何對權欲有這樣的警惕呢?原來,在《易經》中有這樣的智慧:「君子以思,不出其位」。有道德的人不會妄想企圖做超出自己職權、職能範圍的事,即不想從政的人,處事時謹記這一點,就不會功高蓋主、以下犯上;這就能保住飯碗,甚至保住性命!

道家處事第二患是貪。這個貪與佛家「五毒」的貪相似,是指貪婪。任何宗教都有「肅貪」、「防貪」、「反貪」的告誡。叨是貪圖名利,而戒貪是杜絕對金錢的貪念。

方向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