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stropub再進化

在酒吧,瓊漿玉液是主角,就算有食物供應,或許只屬配角。一眾Gastropub的出現,打正旗號為Pub Food平反,此後想美酒美食同時兼得變得容易。這陣子在蘇豪蘭桂坊一帶開業的酒吧生力軍,卻比Gastropub走得更遠,分別以無國界Tapas、越式街頭小吃甚至非洲原始滋味突圍,置身場內,邊感受醉人氛圍,邊讓舌尖給寵壞,Cheers!

無國界Tapas

Gastropub多以英國菜為主導,隱身於蘭桂坊一角的樓上店Common Room,卻走出框框。佔地4,000呎,一室粗獷工業氛圍,鐵架磚牆木地板,意念借鏡自紐約市 Meat Packing District。長達31呎的吧枱,最具氣勢,鑄鐵酒櫃放着各式烈酒,是專業調酒師Paul Magar的小天地,他曾於 Lily & Bloom、Mo Bar等High- end酒吧工作,以炮製「The Right Cocktail」為己任,大膽加入蛋白玫瑰泡泡、香檳味魚子等分子元素,或是從竹蔗、原個椰子等食材入手,搖出別樹一格的雞尾酒。

這間以大學宿舍Common Room命名的酒吧餐廳,食物貫徹Sharing is Caring的宗旨。以無國界Tapas點題,選擇多元化,由Finger Food炸番薯條、美國經典Mac & Cheese、鵝肝Pate到自家製雪葩統統不缺,推介Tandoori Octopus,以印度醬料慢煮八爪魚片,綴以杧果、薄荷乳酪醬和墊底的粟米片,食味非常夾。

Common Room

地址:中環和安里8~13號和安樓1樓
查詢電話:2525 3599

越南街頭風

越南人要「蒲」,總愛聚首街角小酒吧,品嘗叫作Bia Hoi的新鮮手工啤酒,佐以當地Street Food。Chôm Chôm以此為靈感,在巴黎大宅式的優雅布置下,供應的卻是Saigon、333等越南品牌啤酒,特以容量較少的越式玻璃杯奉客,交織法越殖民氛圍。

主理人兼大廚Peter Cuong Franklin是耶魯大學首位越南出生的學生,後來棄商習廚,在法國藍帶廚藝學校進修。從小時候媽媽在大叻開設的小型麵館,啟發了他把越式經典街頭小食重新演繹,不供應Pho,卻以貌似腸粉的Pho Rolls和創意Cocktail Pho-jito取而代之,新鮮感十足。

Chôm Chôm

地址:中環卑利街58號

查詢電話:2810 0850

瞬間看非洲吧

酒吧位於蘭桂坊一幢商廈的2樓,以原木家具為主,擺滿富非洲部落特色的木雕及裝飾,當中的民族面具,是店主Amina的媽媽親手用貝殼及珠仔製成的,格外矜貴。

Amina來自非洲喀麥隆的Bamun 部族,她說非洲香料品種繁多、蔬菜水果等物產亦很豐富,簡約的烹煮方法如實反映原始土著的飲食文化主食之一的雞肉,烹調方法亦會根據不同部位而定,雞槌會蘸香料炸熟、雞件則與蔬菜熬煮等。她更從家鄉運來多種非洲獨有的香料,當中包括入廚必用的Wild Pepper,讓菜式味道只此一家。c

Makumba Africa Bar Lounge

地址:中環蘭桂坊德己立街38~44號好利商業大廈2樓

查詢電話:2810 5300

何謂Gastropub?

由Gastronomy 與Pub兩字組成,比起傳統酒吧更注重食物,是酒吧跟餐廳的結合。最先見於九十年代的英國,為當地酒吧跟飲食文化注入新活力,於千禧年間在美國蔚然成風。當中的表表者,有英國Marlow的The Hand & Flowers,至今摘下二星米芝蓮殊榮。

撰文:盧振宇、褚愛琪 

部分攝影:林資凱、郭凱敏、梁偉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