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葱歲月回味濟南

濟南,未必人人去過,但卻有一絲絲熟悉的感覺,正因為中學課本中,曾讀過梁容若的《我看大明湖》,當中引用杜甫的「濟南名士多」一句,更讓人記憶猶新。作為中原文化搖籃,除漢族外,當地還有不少少數民族,五官標致的賈曉晨(暱稱JJ),便是生活在濟南的回族人。離鄉已十載的她,昔日最愛與家人遊山玩水,加上獨特的回民小食,憶述往事,對她來說可算是雙重「回」味!

賈曉晨 = 法圖麥

回族為甚麼會出現於濟南?要追溯的話,就要由700年前講起。據記載,早於元朝已有回族族群於濟南回幾巷定居,而族譜中第一代祖先的名字叫「法都拉」。及至明朝,回民人口已達16,000人,並建有宮殿式風格的清真寺。而作為他們後裔的JJ,同樣亦有個鮮為人知道的回族名字─法圖麥(Fatumai)。

「回」味無窮

因宗教信仰,回族人不吃豬肉,講起這個問題,JJ隨即從袋中掏出一包數個,如拳頭大的巨型餃子。「這是我媽媽親手製的回族羊肉包,賣相似餃子是為了方便攜帶。以傳統回族香料調製的羊肉配上蔬菜,一個肉包已有齊健康飲食的3種食材。」小記有幸試吃,發現愛心餃子,即使變冷亦沒有半點羊羶味,清淡中帶點肉鮮,沒有宗教信仰的我,同樣吃得津津有味!香港的回教餐廳不多,所以JJ每天都會帶着媽媽的愛心美食。在她口中的媽媽,是個廚藝高手,削麵、拉麵、餃子、餛飩無一不精,因此JJ最愛回家吃飯,亦可能因為食得天然清淡,所以即使工作日夜顛倒,皮膚仍然美白動人!

至於家鄉濟南,最令JJ回味的,就是市內共青團路上的回民小區,每次回鄉總要狂吃一番才夠痛快!「那裏的檔主全是回族人,製作手法絕對正宗又地道,當中羊肉串和糝(又名肉粥),都是我的最愛,即叫即燒的串燒只是¥20,再來一碗由雞肉、麥米、麵粉,加上五香粉、香油調味而成的糝,冰冷的晚上,令人暖在心頭。」

童年時走過的山水

JJ對家鄉的懷念,不限於美食,還有濟南的名山秀水。「紅葉谷、趵突泉、千佛山是不少文人雅士曾經留下詩句的名勝,也是我兒時留下最多歡樂回憶的地方。每逢周末,總會嚷着要到郊外遊玩,與表兄妹一起走過過百級樓梯登山,到不同的泉水公園,玩得滿頭大汗、渾身沙塵,仍樂此不疲。濟南的回憶,就似是在遠方的夢鄉,叫人難忘。」說起童年的回憶,JJ仍難掩會心微笑。或許正因為從小受到大自然的洗滌,故由出道至今,JJ雖然不時擔演壞女人角色,但始終流露出如濟南山水般的清新秀氣。

「我最愛吃媽媽每天為我親手炮製的食物,出外工作有方便攜帶的餃子,在家則有自製的手工麵條,一邊喝着綠茶、一邊和媽媽閒聊,是最美好的時光。」

「在回民小區開店的全是回族人,大家嚴守教條,食品一定無豬肉成分,加上獨有的傳統香料,保證大家食得放心又滋味。」

「濟南人的生活十分健康,假日愛一家大細遊山玩水,除大明湖、趵突泉和千佛山三大名勝外,鄰近的英雄山和泰山也是不錯的地方,兒時每個月總會有一兩天與家人親戚一同前往!」

濟南三寶

名勝大明湖

面積約46萬平方米的大明湖,是濟南三大名勝之一,與趵突泉、千佛山齊名,由城中諸泉匯流而成,有「淫雨不漲,久旱不涸」的特點。寧靜的湖畔盡是翠綠垂柳,湖中則長滿嬌艷的荷花,清朝文人劉鳳誥的「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正好寫出它的美態。歷代文人墨客為它留下詩詞外,就連馬可孛羅的《中國遊記》亦曾提及它。

美食蓮藕餅

靠山食山,靠湖當然吃湖!大明湖雖然沒有大閘蟹,但湖中的荷花同樣周身是寶,蓮子、花瓣、蓮藕都可以食用。其中煎蓮藕餅便是濟南地道的美食之一,將鮮甜的蓮藕片,釀入魚蓉以慢火香煎,口感爽脆香氣撲鼻,又有魚肉的鮮味。

名人李清照

濟南名士多,當然不是胡亂吹噓,萬綠叢中一點紅的李清照,便是其中之一。自號易安居士的她與辛棄疾(字幼安),被合稱為「濟南二安」。這位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女詞人,詞作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創造了「易安體」,同時也被稱為「婉約派」之宗。

濟南基本資料

濟南市,既是山東省的省會,亦是千年文化古城。早於5,000年前,相傳舜帝曾「躬耕於歷山(即今日的千佛山)」,至周代它更位於百家爭鳴的齊國和儒家發祥地的魯國之間,成為中華文化總匯。另外,濟南地下泉水特別多,城中心有百多處泉水,因此有「泉城」的稱號,趵突泉更被乾隆封為天下第一泉,加上大明湖和市郊的泰山,絕對是好山好水的遊玩好地方!

撰文:李家俊

攝影:謝孝祥、部分由被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