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戰手造旗袍

旗袍是清代滿族女子的衣裝,經過歲月洗禮,款式愈變愈新穎,花式日新月異,曾幾何時是最摩登的時裝。想緬懷其風情,看《花樣年華》可以止渴,若要穿上身,可自己動手做;只要報讀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HKU SPACE)的旗袍製作工作坊,就能如願以償。

上世紀的潮服

清代滿族女子的旗袍,大多闊袍大袖,而隨着時代變遷,旗袍逐漸變得貼合身形。上世紀20至60年代,旗袍儼如香港女性的日常服,無論是妙齡女郎、事業女性、媽媽還是婆婆都愛穿着;就連70年代興起的選美賽事,都以旗袍凸顯女性的線條美,可見港人熱愛旗袍。怪不得「旗袍製作工作坊」課程導師何卓會(Betty)表示,以前旗袍的流行程度,跟現代人愛穿牛仔褲一樣普遍。

1930年代是旗袍在香港的全盛時期,受到西方時尚的影響,旗袍崇尚纖細、修長。但那時旗袍的下襬長至腳踝,而為方便行走,人們又將裙側的開衩開得更高,當時的「潮女」還愛配上細高跟鞋,令身材顯得更修長、婀娜。

展現傳統美態

時至今日,旗袍幾乎銷聲匿迹,只是間中在婚宴、選美賽事或大型國際活動上出現,為的是表現中國傳統特色。例如08年的京奧禮儀小姐、2009年高錕夫人黃美芸陪同高錕教授,出席諾貝爾頒獎禮時所穿的都是旗袍,可見旗袍在人們心目中已成了隆重的服飾。

Betty認為,旗袍是中國人最驕傲的服裝設計,有別於西方袒胸露臂的性感,它雖將身體包得密實,但透過剪裁展現女性曲線,裙側的開衩令美腿若隱若現,更加性感誘人。現時,愈來愈多西方時裝設計師愛將旗袍元素融入設計,Betty希望令更多人認識旗袍,故於HKU SPACE開設旗袍工作坊,教大家自製旗袍。

磨練意志耐性

工作坊設10節課,Betty會教導旗袍製作的基本技巧,例如基本紙樣繪畫、裁剪法、衣車縫製技巧等,並會示範製作一件有不同綑邊的旗袍。Betty表示:「旗袍的款式很多,單是綑邊已有很多種做法,例如『如意綑』、『蝴蝶綑』等,但學員只是看着我做,很難學懂,必須親手去做,才能掌握箇中技巧。」

由於手工製作旗袍需時,學員在課堂上未完成的工序,須於課餘在家完成,故此興趣及耐性是必備的條件。Betty認為只要有興趣與熱誠,便不會感到困難或花時間,而能夠成功完成一件旗袍,確實是訓練耐性及學習中國傳統的好時機!

課程資料

課程名稱:旗袍製作工作坊

主辦機構: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

開課日期:3月1日

學  費:$3,900

查  詢:3762 0082

撰文:何詩敏  

部分攝影:方偉堅 

模特兒:Monkey@Gaie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