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向對災難片興趣不大,卻頗喜歡電影《一九四二》,拍得頗不錯。導演馮小剛十分克制,沒有把1942年的河南大旱災拍得過分煽情,更聰明地把所有罪名都算到當年國民黨的頭上,引古諷今,令電影完全政治正確,絕對是高手中的高手。
談天災人禍的電影該如何拍?1942年正值抗日戰爭,中國正在「捱打」,再加上大旱災,饑荒處處,屍橫遍野。一場大旱災餓死了300萬人,因饑荒而泯滅人性,賣子換糧、人食人,可以拍得有幾慘得幾慘。但導演卻沒有在慘劇上過分地渲染,卻花了不少篇幅去寫國民黨政府的不濟,以及政府如何處理饑荒。
天災總離不開人禍,發放的糧食被貪官和商人貪去。旱災餓死了300萬人,政府公布的數字卻是1,000人。學生叫愛國口號,報紙也只能唱好政府。報紙社評說政府賑災不力,便撤換社長,再命令另一份報紙唱好。明眼人一看,這不是內地的現況嗎?
不是,這全是當年國民黨政府的錯。
電影改編自原著小說《溫故1942》,原作者劉震雲擔任編劇。雖說是歷史劇情片,河南大旱災也真有其事,但故事情節很多都是虛構。正由於導演要指桑罵槐,很多諷刺政府的地方着力太深,失去真實感,卻拍出黑色幽默,整體效果不錯。
雖說加入了黑色幽默,但片長逾兩小時,饑荒慘況又確是慘絕人寰,看後久久難以釋懷。
電郵:ray@openri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