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咀道鐵漢木人巷

荃灣是新界第一個新巿鎮,沙咀道,是歷史最老的其中一條街道。

經營了跌打武館逾半個世紀的張國華記得,60年代初的荃灣龍蛇混集,要搵食,不少人去學拳。清哥在大河道長大,20年前荃灣尚有單車舖出租單車,今天全都消失了,倒是自己搬走後又返回來開單車店。舊區,最多典故;新事,復又精彩,沙咀道是鐵漢練成的木人巷。

回流街坊 三項鐵人

清哥自小在大河道長大,是荃灣的舊街坊,後來搬入大嶼山,他成立的「大鐵人」三項鐵人會,訓練場地和單車店都在東涌,不時有明星出埠拍劇前,會到他的店買輛單車,「悶時有得踩嘛,上一個好似是譚耀文。」

「大鐵人」的荃灣分店,剛於5月開張,門口放的宣傳照,由譚小環做模特兒,由客人變成單車隊的朋友,拍膊頭幫手影張相。畢竟做生意要看人流,打算開店時,清哥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返荃灣。喜歡踩單車的人都知道,荃灣入屯門的青山公路可以練公路車,荃灣上大帽山可以練爬山單車,雖然荃灣還未有單車徑,但沙咀道近屯門方向一帶,其實已聚集了三數間單車舖,物以類聚。「沙咀道沒甚麼改變,倒是路德圍以前有單車租,現在沒有了。」

平貴兼備 普及推廣

店內單車款式公路車及爬山車各佔一半,摺車和小輪徑車較少,以台灣品牌美利達(Merida)為主,入門級的公路車只需四、五千元,對比歐洲動輒索價兩、三萬的貨色,也是考慮到老區的消費力相對較低,以及希望把單車運動普及化的原因。要專業的,店內也一應俱全,約三分之一的陳列是新型的碳纖車架,要找大廠 ZIPP 的競賽級碳纖車輪,萬二元一個,兩萬三一對,一樣齊備。

「大鐵人」另一樣有趣的陳列,是掛滿入口處的獎杯獎牌,絕大部分是清哥多年來征戰大小賽事所得,小部分來自鐵人會。若要逐一細看,至少要站上一、兩小時。

大鐵人單車店

查詢:2498 1022

老字號 武林中人

但凡是老區,必備跌打館,張國華師傅在沙咀道的跌打館暨武館,是街坊眼中的地標。張師傅是印尼華僑,8歲時來港,1956 年拜入白鶴派區永年和陳克夫等師傅門下,六四年動亂之祭,開了「白鶴派張國華國術健身會」,跟當時不少武師一樣,希望教人強身健體,化戾氣為正氣。

張師傅日間做駁骨跌打,晚上跟徒弟練武,近年已把傳武重任交給徒弟,但走入其跌打診所,仍見到牆上掛滿他的傳奇合照,例如他曾獲關德興傳授「神鞭絕技」,照片中的關德興和汪明荃等人仍十分年輕,另一張身穿武僧裝束、跟劉家輝以《少林三十六房》造型示人的「劇照」,是張師傅77年在青山寺剃度後,到河南嵩山少林學佛和學武,繼而協助電影拍攝的紀念,令跌打館猶如一個武術暨電影博物館一樣。

訪問當日,兩名來自以色列的學員正在練習,非常認真。張師傅說25年前已在委內瑞拉開設第一間海外分會,現時該國有5間分會、意大利有3間,其餘分會遍布美國、法國和澳洲等地,沙咀道的習武氛圍,漸漸轉移到了海外。

白鶴派張國華國術健身會

查詢:2492 9652

不服輸 健身必吃

沙咀道靠近屯門方向的一面是工業區,人流不如中心地帶,卻有個由朝到晚都一樣坐滿人的「牛欄」。做了肉食批發20多年的張耀榮,家住青衣多年(1985年之前青衣仍屬荃灣區議會轄下),有感競爭激烈生意難做,不服氣之下,便在沙咀道另覓出路,2010年7月開了「牛欄牛雜粉麵」,有自己門路取貨,牛肉自然新鮮。選址沙咀道頭,一來租金較平,二來夾在工廠和住宅之間,靜中帶旺。「牛欄」在傳統牛肚、牛腩和牛筋三寶等牛雜之外,還有較少見的牛脷和金錢(月展),後者是腳踭肌肉,特別有彈性。眼見有情侶或三兩朋友坐下後,各自點了炸醬麵或淨麵,然後來碗堆到好似小山丘的淨牛腩或牛雜一齊食,非常豪氣。雖然有種「麻甩」感覺,但卻又真的停不了口,食得多,牛般壯。

牛欄牛雜粉麵

電話:2499 0882

張師傅話沙咀道

駐足沙咀道中段,舊樓外牆上,掛着白底黑字的武館招牌,武當派、峨眉派、螳螂派等。武館林立,是荃灣一個特色。張國華師傅的跌打武館在荃灣經歷過「三遷」,最早時開在河背街,之後搬到德士古道,最後於1969年遷至沙咀道現址。

「荃灣有幾多間武館,街坊全部講得出。」張師傅記得早期的眾安街只是一條短巷,發展至今,道路愈來愈長,建築物改變了不少。一些早年認識的武術師傅已然遷出,年輕人已沒心機耐性習武。「機囉!以前打電視遊戲機,現在打手機。」在張師傅武館斜對面的英皇娛樂廣場,91年建成,前身為大光明戲院,摩登高樓裏有兩、三層是網吧,星期六、日出出入入的後生仔,也是習武,不過是在網絡上練功。

撰文、攝影:李潤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