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恒我訴:通識考試

備受關注的文憑試通識科考試終於揭盅。考試當日,大批傳媒在各校門守候,追訪學生的感受。學生們七情上面的對着鏡頭大嘆:「好大壓力呀!好緊張呀!」

然後,記者又拿着試題,四出訪問學者和家長,那些題目是「大路」還是「冷門」?又問那些題目「是否合理」?受訪者當然大發議論。筆者大惑不解,從來沒聽過哪個國家會有「公審考試題目」這回事。想問問,如果受訪者「覺得」題目「不合理」,或認為「很多學生不懂答」,那麼是否鼓勵學生,將成績欠佳的責任推給教育局?以後,出題目的人是否要出一些巿民大眾認為是「合理」,或「學生一定懂」或「容易貼中」的題目?考試前,是否要舉行一次「題目公投」?

沒有人喜歡考試,因為考試必然是辛苦的,沒有壓力的考試叫「遊戲」或「歎世界」。至於考試的題目,根本就沒有公平不公平,因為所有學生都是面對同一堆題目,難就一起難,易就一起易,公然鼓吹對試題指指點點,只會影響考試的權威性,對學生亦毫無好處。

筆者明白,通識科的問題癥結是,沒有一套客觀及可量化的改卷標準。對於只求分數的學生和家長來說,不知從何讀起;校內的老師不懂教,牟利的補習老師亦不能誇口「必A」或「必貼中」,變成無利可圖。所以,通識科必然成為眾矢之的,因為它完全不符合香港人「事事都能掌握」的精神。或許,教育當局一直都「搞錯了」,他們的原意是希望學生知識更廣博,思路更靈活,可惜,香港人根本一點也不在乎這些。

導演及電台主持

劉偉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