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恒我訴:由細炒到大

為了購買「紀念鈔」,各區銀行門前皆出現了「蛇餅式」的長龍。排了幾晚通宵,可別以為他們是為了買心頭好,原來大部分人皆即場高價轉手獲利。香港豈有那麼多收藏家?炒家倒多不勝數。

香港人愛「炒」,炒樓、炒金股、炒籌,甚麼也炒(別忘記,去年曾有人炒鹽)。其實,炒並非成年人的專利,筆者第一次接觸到的炒賣活動,是在小二。當時某公司推出了「恐龍集圖冊」,熱潮席捲全港學界,同學們一下課,便拿着零用錢,跑到文具店去買一包包的貼紙,希望盡快集齊整本集圖冊。由於每人買到的貼紙皆不同,有重複、有缺欠,所以同學便將多出了的貼紙拿回校內交換。

有精明的同學發現當中商機無限,有利可圖,遂將一些罕有的貼紙以高價轉售。明明是「交換」,竟變成了「交易」,校內的「地下二手市場」亦迅速形成。有同學不惜將整盒貼紙「大手買入」,然後「拆件放售」圖利;更有人公然以「價高者得」的方式供同學「投標」,一張成本兩毫的「稀有恐龍貼紙」,竟被炒高至HK$15成交,「帳面獲利」70多倍。

不過,這類活動很快便被校方取締。老師們採取果斷行動,「拘捕」了多名「炒家」同學。有人不滿,認為其做法只是倣效家中父母的「生意」,並無不妥。校長當時向所有同學說,學校是求學的地方,不鼓勵大家在這裏「求財」。況且,同學們應學習腳踏實地做人,不要貪心,勿求「搵快錢」和不勞而獲。此話說在20多年前,據聞現時在中學裏也有學生炒股票和期指,不知如今的學校又會否阻止?港人炒賣心態根深柢固,可炒之物層出不窮,明天續談。

導演及電台主持

劉偉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