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恒我訴:講金不講心

新春團拜,一聲聲「恭喜發財」、「金銀滿屋」、「財源廣進」,利是、賭具滿場飛,中國人過年,是名副其實的紙醉金迷。

今年的焦點是一名年輕後輩。他讀表演藝術,去年畢業,到最近才找到工作,在一小型劇團擔任製作助理。他歡天喜地的將此喜訊告訴親友,在坐的長輩劈頭第一句便問:「幾錢人工?」「HK$7,500。」另一人隨即說:「嘩,邊度夠交租呀?」、「幾時先儲夠錢娶老婆呀?」各人七嘴八舌,都是圍繞着一個「錢」字,沒一人恭賀那小伙子終於找到一份夢寐以求的工作,亦沒有人關心他將來的發展如何。他只好一直扁着嘴,覺得不是味兒。

也難怪長輩們,社會風氣一向如此,事事只以金錢來衡量得失。公布財政預算案、施政報告,大家只想知「我會分到多少錢?」沒有人會理會有甚麼措施和長遠策略。政府明白市民只懂往錢看,於是也用同一種思維和語言來溝通。早前,當局公布將會收緊空氣污染指標,高官一味強調,公共交通工具將要加價兩成。難道金錢比健康更重要麼?建議開徵垃圾處理稅,着眼點同樣是錢,難道環境污染問題和土地資源問題不比錢重要麼?這幾年,政府時常將「關愛」二字掛在口邊,但來來去去都是派錢了事,然而真正的「關心」,決不能單憑金錢來取代。

普羅大眾關心錢財,還算情有可原,但作為決策者和領導者,可否樹立一個好榜樣,不要事事都那麼「市儈」麼?我們之間又可以講多一點心嗎?有時,一聲親切的關心和慰問,絕對比純粹的金錢輸送更加實際和受用。

導演及電台主持

劉偉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