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子妮 親子「樂」連線

為人父母,無不愛錫子女,培養孩子成材,變了頭號任務,但本末倒置、顧此失彼等情況,又令親子關係出奇地疏離。

婚後一直以家庭為重的Lily(康子妮),事事以兒子的需要行先,但說到教育問題,卻又處之泰然,只因她深信「快樂」對孩子的成長最重要,更是維繫幸福家庭的鎖匙,而「愛」與「溝通」正是令孩子獲得「快樂」的兩大條件。

關係靠時間培養

愛,可以令人改變,不少女藝人為了孩子,甘願放棄五光十色的娛圈生活,身為兩子之母的Lily正是最佳人辦。「對我來說,最希望一家人能親密融洽,令孩子能快樂地成長,而要維持親子關係,得靠愛和溝通,因此父母必須付出時間。還記得有段日子,我和阿Lo均忙於工作,常常周圍飛,見囝囝的時間很少。有一次,我在家中想跟囝囝抱抱,沒料到他竟喊着要走,跑去找工人姐姐,那一刻令我很心痛,跟兒子的距離好像變得很遠很遠。自此以後,我明白到孩子的快樂及親密的家庭關係才是最重要,因此無論多忙碌,我也會抽時間陪伴孩子,有時會四處走走,有時會一起玩玩具,讓孩子感受到媽媽的愛。」

互抱建立手足情

好媽媽不易為,以Lily為例,既要維繫親子關係,間中更要充當「和事老」,於兩子爭吵時發揮調停作用。「要令一對小兄弟相親相愛,必須在日常生活中着墨,而媽媽的角色尤其重要。舉例,有一次我陪弟弟看醫生,對方給了他一件小玩具,他竟主動問醫生可否多給一個予哥哥,回家後,我便把此事告訴哥哥,讓他知道弟弟很愛錫自己。此外,我不會拿他們兩兄弟作比較,因為這樣做會令孩子妒忌,最終傷了和氣。」Lily又表示,愛要愛得出面,為了讓兩名兒子自小建立穩固的兄弟情,還會要求他們以互抱來表達關心呢!

愉快學習最重要

「望子成龍」是不少家長的共同目標,問Lily可有安排兒子學甚麼東西時,她卻以一副輕鬆的口脗回應:「老實說,我和阿Lo都希望小朋友有個輕鬆快樂的童年,不太主張讓年紀太小的孩子參加興趣班,怕會帶來學習壓力,直至孩子升上幼稚園後,才安排他們正式上興趣班。不過,本身喜歡音樂,也想看看兒子喜不喜歡,因此我們很早已在家裏搞親子Playgroup,我負責彈琴,兒子則跳舞唱歌,爸爸偶爾也會一起唱,一家人邊玩邊學,不但可培養小朋友對音樂的興趣,更有助他們建立自信。最近,我們一家人更一起學打羽毛球,一星期打兩至三天,兩名兒子玩得不知幾快樂呢!」

對於兒子是否一定要入名校,Lily抱着平常心面對:「小朋友長大以後,無可避免要面對壓力,但這麼小就要開始擔心這、擔心那,實在太可憐了。現時孩子就讀的學校,標榜愉快學習,沒有太多功課、考試,他們每天都很想上學,又樂意分享校園點滴,不是很好嗎?」

專家的話

香港專業教育學院幼兒教育及社會服務系高級講師徐羅麗萍表示,教育子女必須有一顆同理心,即以小朋友的角度分析事情,從而了解他們的行為動機。「孩子不聽話,家長很多時會以打罵或懲罰來處理,但不是好方法。家長宜先從子女角度作分析,反思自己的要求是否難以做到,再作出調整,引導小朋友慢慢做到。舉例,要孩子專心做功課一小時,他們卻坐不定,家長先不要動氣,因為小朋友坐不定是必然的,並想想一小時是否太長。如有需要,可調整要求,先要子女坐定15分鐘,做到了,即加以讚賞,再慢慢延長時間,這樣做,自然可令和諧的親子關係得以保持。」

撰文:郭鎧琳

部分攝影:郭凱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