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打主意:不幸失敗

所有人都可以有平等機會,向上流動。只要努力,就會成功,這叫「獅子山下精神」。

英倫哲學才子艾倫狄波頓在2009年的TED論壇中,發表了一個十多分鐘的演說。講題是「成功的定義」。他說,我們用職業身份去斷定那個人的高低。

就像「典型」港女衡量男朋友的分數,就看他賺錢的能力。找丈夫,當然想找個比自己「叻」的。

我們以職業把人分類之餘,面對窮人的態度改變了。以前,富人遇上窮人,他們會說:「你真不幸。」情況,就好像在鐵達尼號,上等艙的寡婦見到三等艙的積克,會眷顧他,請他到頭等艙參加宴會。

但現在,因為我們步入了一個好像很自由、很平等的經濟體系,一個人貧窮,我們會對他說「你這個失敗者」或「你這個懶蟲」。我小學五年級的時候,分不清甚麼叫Gerund甚麼叫To-Infinitive(是一些普通的文法類型啦),不會做那些文法練習,那時候,那位姓姜的老師,就指着我說:You Are Very Lazy(你真懶惰)。她沒有想過,我整個家庭都沒有人分得清楚甚麼叫Gerund,為甚麼一個動詞加上「ing」就會變成名詞,或是那個叫Bare Infinitive的,就可以把兩個動詞放在一起?

她不會覺得我不幸,因為家窮,沒有錢請補習教師。她只會覺得我不夠努力。

現在的社會賢達,會怪責八十後不夠努力、不夠踏實、不夠「不怕蝕底」(但當那個八十後是他們的兒女,要他們兒女蝕底點,他們就會揪心的說為甚麼要自己兒女蝕底?),甚至說他們懶。

正如艾倫狄波頓所言,人類變得不再憐憫窮人、機會較少的人。

憎人富貴厭人貧,不想惹人生厭,所以才會努力脫貧,是某種締造香港成功的重要因素。

讀\說書人

健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