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貓之歌:遊學

在讀旅遊雜誌,差不多都在講遊學團的事。暑假也快到了,難怪難怪。

最熱門的看來還是英美的短期留學團,價錢特別貴,內容有英語班,也有Homestay和郊遊,很是豐富,價錢差不多是一年在香港讀大學的學費。你說值不值,很難說。因為也確實有孩子外遊過後,對外國生活嚮往,於是發憤讀書,為日後留學鋪路。如果早就有留學的資源和準備的話,這幾萬元也就更只是很小比例,不足掛齒。另類一點的還有巴黎法語遊、澳洲生態遊等等,所費更高,真是嚇人。如果預算不容許,北京學國語也可。

但逆向思維的也有,與其人人往發達國家跑,不如帶孩子到落後點的國度,帶他們到山區探訪窮困孩子,同時可到訪古代文明的遺迹,也算是發人深省的選擇。

但想深一層,這樣幾萬元的遊學為的是甚麼?讓孩子成長?增廣見聞?還是不要輸給別家孩子?我們那年代流行暑假到親戚家住,所費是零,目的就是讓孩子在不同的地方生活一下。其實換個方法,就把孩子寄住到外地的親人朋友家,功效或許也不差。能到英美國家文化大不同的固然好,但到個樟木頭、潮汕、福建也不壞。

結果可能有二。一是孩子離家後覺得世界那麼大,更想發憤向外闖;二是離家覺得苦,回家就好,最後更愛爸媽。或許遊學不只是要給孩子機會,更要爸媽學一下放手。

音樂人

嘉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