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恒我訴:請撐港片

看了兩齣港產大片《狄仁傑》及《劍雨》(由於是香港製作人主導,所以我稱他們為港片),一套賣懸疑離奇,一齣說江湖情義,兩套作品,動作、大場面、華麗服裝和布景兼而有之,雖不致於拍爛手掌,但至少值得一看。可惜,觀乎兩片在香港的票房,卻相當叫人失望,《狄》千萬未過,以此鑽石級陣容和製作費,這成績肯定不是發行商的預期;《劍雨》首四天收不足八十萬,成績更是慘不忍睹。

近年發現不少香港人對港產片存有嚴重的偏見,他們口口聲聲說:「港產片很難看!」但當問到他們看過哪些片,他們大都答不出口,或只能說一些十年前的名字。的確,港產片曾令我們失望,但經歷一輪翻天覆地的衝擊、汰弱留強及「中港整合」後,港片的質素已回升了不少,而且可以看到,很多製作人也是懷着誠意和心思去拍片,只是,香港觀眾連入場看一眼也不願意。其實,大家究竟想看到甚麼樣的港產片?莫非要製作人廉價地販賣民族情緒,才能刺激觀眾入場集體發洩一番?當然,製作人和投資者也應一起反省。

很羨慕韓國電影業,朝氣勃勃,即使已沒有政府配額的保護,韓片票房依然強勁,票房榜冠軍長期由韓片壟斷,皆因韓國人肯力挺自家電影。雖然韓國出品,不一定「必屬佳品」,但他們都很願意支持,亦不會處處拿他們與荷里活大片比較。電影業界常呼籲政府要「撐」港片,其實要真正說服的,是香港觀眾。能同聲同氣,只此一家,請大家再給我們機會吧!

導演及電台主持

劉偉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