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恒我訴:左鄰右里

某天,特地回到兒時長大的居所樓下,緬懷一番,想起很多鄰居的舊片段舊模樣。

童年的歲月,大多是和鄰家的孩子度過的。一起吃喝玩樂,一起跌跌碰碰,一起闖禍,都在那幢大廈的範圍內發生。媽媽和不同樓層的師奶們也非常友好,常常結伴去買菜,搓搓「衞生麻雀」當然不在話下;媽媽煮好的湯,會拿一碗給十五樓的張太;沒有鹽時候,會敲門問七樓的施太借;有次,筆者一時頑皮,在家中跌破了頭,血流如泉,一眾鄰居火速送來繃帶、紗布和急救藥箱,然後更齊齊送筆者進醫院,這些場面至今仍歷歷在目。《歲月神偷》中那街坊街里守望相助的場面,絕對不是虛構出來的。

今天,很少聽到人們談「鄰居」,隔壁的姓甚麼,恐怕沒有多少人知道;電梯內,大家都板着臉孔,連一個笑容也吝嗇;自己也試過剛想出門,卻因為聽見外面有人,不想寒暄,最後還是多等幾秒才走。

常說香港有「深層次矛盾」,連鄰舍間的關係也搞不好,社會又怎能和諧呢?

有一天,決定鼓起勇氣,主動與隔壁的王先生打招呼。原來對方也頗健談,而且相當親切,大家還說日後要互相照應。那天晚上,覺得自己的家好像溫暖了一點,因為我不再被陌生人圍住。中國人常說「遠親不如近鄰」,有些老智慧是從來不會過時的。不信的話,明天就拿出一點善意來,認識一下你的鄰居吧。

導演及電台主持

劉偉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