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的學習課題:「分享」。我記得女兒在接受幼兒教育階段,已被灌輸分享的概念。由唱歌仔到看卡通片到聽故事,我們都在教導孩子要學懂與人分享。打鞦韆,自己玩幾分鐘,就要下來給在等候的小朋友輪玩;小吃時間,老師鼓勵她將半個蘋果分給同學;有好看的圖書,大家要一起看一起讀。
教育的理念,是要達致和諧的畫面:只要人人願意分享,就會到處是笑容,沒有哭鬧的小孩。所以,我其實很明白,為甚麼這一代孩子輕易為分享概念的行徑着迷,並且顯得毫無介心,這些都是我們教落的。
是「八十前」的我們,小時候被《警訊》教育,千萬不要給陌生人開門;但現代的電郵、即時通話帳戶、相簿分享,實質上已是將個人生活和歷史中門大開。面對着急速發展的私隱分享大趨勢,我們這一代仍在思覺失調之中不斷自我調整。
「親密」,從前以時間和心思建立的。現在的人際關係,是相請不如偶遇,由素未謀面到同場偶遇,很自然便會拍下一張親熱合照,彼此分享,到處流傳,人和人之間,點到即熱。「分享」拉近了距離;「親密」卻在分享之中快速散熱。分享親密之後,在彼此的心裏,未必留下一點溫度,那個親熱的畫面,卻永遠留存——這正是令我們最思覺失調的地方。
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