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2/2010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銀黏土搓出創意與事業

一團黏土可以改變人生?這絕非不可能的事!只有廿來歲的後生女,用心學習銀黏土製作,三年前正式成為導師,將所學教授其他人,開創人生另一個事業。

撰文:何詩敏  攝影:林資凱

工作以外的興趣

一向喜歡手工藝及飾物的劉嘉欣(Karen),自小便對繪畫及設計等藝術感興趣,直至數年前認識日本銀黏土首飾。

Karen的本業是一名建築師,表面上與手工藝及首飾沒有關係,但她認為兩者息息相關。「其實建築畫圖則亦與設計有關,加上我對首飾設計有興趣,期間有讀首飾設計、珠寶鑑證等課程,亦有讀與珠寶業相關的市場學,幾年前學完銀黏土製作之後,再成為導師,更加有意想不到的發展。」

學習銀黏土,除了成為導師,Karen亦可以將所學化為心意,於特別日子製作獨特的禮物送予朋友。

成為導師獲益多

成為導師之後,Karen接觸到不同年齡及界別的學員,讓她獲得更多不同體驗,訓練耐性。「做導師需要耐心教導學員,學習銀黏土本身也要耐性,好似做首飾時會有很多細微的位置,沒有耐性是很難做到的。有些學生較少創作及設計天分,作為導師要花多些精神去教。導師工作給予我很大的滿足感,課堂之上有很多與學生互動的機會,學生在完成作品之後會給我看,見到他們能完成自己的作品,便覺得很有成功感。」

成為導師之後,Karen更明白到世界上甚麼事情都可能發生。「創意是經過平日觀察到的東西去發揮,只要懂得將潛能發掘,可能性便會增加,而且做導師之後,有更多機會與人接觸,連與人溝通都得到改善,可以了解更多不同範疇的事情,見聞亦增加了不少,開闊了眼界。」透過製作銀黏土及教導學生,也使她得到放鬆的機會,她笑言這些時間可以隨心所欲地創作,發揮自己的無限創意,是工作中未必得到的。

學手作仔發揮創意

即使你不是藝術家,也不是珠寶工匠,但其實只要有興趣,便可以學習相關的課程,Karen認為只要有心學習,年齡並不是一個問題,創意並不一定要年輕才有的,只要懂得發揮潛能,任何人都可以將創意變成實物。香港浸會大學持續教育學院學術統籌主任鄺美貞表示:「學習銀黏土課程,學員將會學到設計方法及製作技巧,實行將設計變成可用的物件,希望透過課程將珠寶設計普及化。」

課程資料:

課程名稱:自作業──銀黏土首飾製作篇

主辦機構:香港浸會大學持續教育學院

開課日期:3月4日

截止日期:2月9日

學  費:$1,500

查  詢:3411 2759/3411 5467

網  址:www.sce.hkbu.edu.hk/info/p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