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大專院校的設計學系學生參與「藝綻@冬日」計劃,好好運用公園的空間設計視覺及文字藝術裝置。小記早前走訪其中之一的九龍公園,看到香港理工大學設計學院聯同本地文學雜誌《字花》合作,將詩詞與公園環境相結合,設計者更淺談他們的創作經驗呢!
「散」文貼樑木 尋找完整的詩
「藝綻@冬日」是民政事務局與香港四間大學合作的大型藝術計劃,理大學生跟文學界合作,邀請《字花》的詩人為九龍公園賦詩,再由視覺傳達設計科的師生及專業設計師,為詩作及公園環境創作裝置,創造新的文學閱讀經驗。
郭衍池(Kevin)聯同蘇立怡及黃穎智在百鳥苑的作品「尋詩於字裡行間」,將陳麗娟《用一首詩的時間聽鸚鵡悲鳴》的每個字分拆貼在百鳥苑的梯級及樑木上,閱讀者只可在某一個角度看到完整的文字,這正是設計者的心思所在。「我們三個同學讀同一首詩,竟有三種不同的體會,於是啟發我們將文字拆開,閱讀者要站在正確的角度,才可清楚看到每個字。」Kevin道。
設計必須借助投影機尋找最適合的角度,Kevin只能在傍晚六時百鳥苑關閉後進行測試,而且每次都要用布遮蓋鳥籠,以免打擾雀鳥休息,亦讓他們體會到詩作中「關在籠外 聽鸚鵡悲鳴」的意境。
日光移動 詩句投影牆上
往兒童遊樂場走去,見到一道牆掛滿通空字體的銅片,原來是黎志玲(Lailing)與盧穎琪(Vicky)的作品「瞬影」。她們將詩人飲江《偶成》的詩句,以通空字體寫於銅片上。「詩作是詩人在舊詩作中節錄下來,拼湊而成,在不同時間閱讀會有不同感受,而影子也是不斷變化,所以決定用通空字體,將詩作倒影在圍牆上,隨着光影變化,遊人都可看到詩作不同的層次。」
她們因為選修了「字體設計」一科,而參與這個藝術計劃。「這次合作有很多啟發,例如字體款式,因為這次的主題是詩句,不想喧賓奪主,於是採用最基本最簡單的黑體,讓觀賞者專注閱讀詩意,而非字體的款式。」Lailing道。
框架下創作 良好經驗
Kevin亦覺得今次跟《字花》及詩人合作,感覺新鮮。「平時自己做設計,只要對自己負責,跟不同單位合作,則會有限制及框架,我們要因應別人的意見而設計,這是很好的體驗,因為將來畢業後都要面對顧客,這便成為一個實習平台。」
「藝綻@冬日」──潮裝公園
主辦單位:民政事務局
展覽日期:即日1月31日
地點:九龍公園、香港公園、沙田公園及屯門公園
網址:www.buddingwinter.hk
撰文:梁穎恒
攝影:張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