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2/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曾雪麗有序媽咪

教育講求循序漸進,身為芭蕾舞學校校長的曾雪麗(Lili),做人做事均井然有序,在她心目中,丈夫第一、孩子第二、工作第三,因此一家五口是典型的和諧家庭。「丈夫是老伴嘛,跟他維持良好關係,對整個家很重要,孩子見到父母相處融洽,才會有快樂的童年,及明白和諧的重要性。」

撰文:司徒德琳 部分攝影:陳富權 部分相片:由被訪者提供

忙中有序

不得不佩服曾校長,訪問期間仍能一眼關七,既要回應小記提問,又要安排工作飯局、觀察上課進度,忙得不可開交。然而,她不認為自己是事業型媽媽。「碰巧今天比較忙,平日的時間頗鬆動,不是這樣子的。」

原來Lili每日早上6時已起床,跟丈夫行完山才吃早餐,之後會跟細女在家玩耍或一起逛公園,中午會接送兩個女兒上學,下午會帶細女回芭蕾舞學校,乘機處理公司事務,傍晚會回家煮飯,每晚約10時便上床休息,生活十分規律。

一箱玩具

身為三女之母,曾雪麗認為,教育小朋友一定要親力親為。「有些工作一定要自己做,例如每天定時翻閱孩子的手冊,清楚知道學校有甚麼通告,上學要準備甚麼等,這些事不可依靠傭人或補習老師做。如果孩子於上學時忘了帶某些東西,他們會不開心,甚至覺得自己冇人理!」

她又認為,小朋友必須學懂守規矩。「雖然家裏有3名小女孩,但玩具只有一小箱,因為我早早定下每次買新玩具,必須放棄舊玩具的規矩,使孩子不會養成胡亂購物的壞習慣。平時跟家長聊天,發現很多小朋友都有扭買玩具的情況,其實家長可以跟孩子講明,只要能寫完一篇字,就可以買玩具;若家長不打算買玩具,可以跟孩子講:買新玩具都得,但要放棄一件舊玩具,讓孩子自行決定買不買。」

用承諾作鼓勵

說到湊女心得,原來Lili對昔日爹哋媽咪的管教方法甚為受落。「以前爸爸媽媽經常對我說:你讀書讀到幾十歲,我都會供你讀,但你一讀完書,就要供養父母,有權利就有責任。對此,我十分贊同,若我有甚麼都全部給予孩子,她們會不知道甚麼是付出和收穫,比甚麼也不給她們更差!」

懷有一身好舞功的Lili,練習過程很吃苦,因此她很重視毅力與意志力的培養,希望幫助孩子學會做好每一件事。「還記得,媽咪鼓勵我學舞的情景,每次我嚷着腳痛,想停止學舞,媽媽便說:『得啦,包着它便不痛!』當我大叫:『好痛,流血啊!』媽媽又話:『學了這麼多年,不要浪費,跳完去主題公園玩吧!』一聽到有得玩,我又繼續跳啊跳……我認為,給孩子一個承諾作鼓勵,效果很好。現時我也將此方法運用到女兒身上,好Work!」

經驗之談時間表不宜太密!

自小學習芭蕾舞的Lili,一身藝術細胞,3個寶貝女亦深得其遺傳。回家隨意張開手問:「誰要『Merry go round』?」3名女兒即笑嬉嬉走向她。由於本身開辦芭蕾舞學校,孩子也因利乘便,參加了校內的Playgroup。大女Tiffanny愛跳踢躂舞,二女Christy愛跳芭蕾舞,三女Chloe雖然只有兩歲,也愛跟着音樂打拍子。

現時很多家長都十分着意孩子的學業及興趣發展,把孩子的時間表編排得密麻麻,Lili不贊同這樣做。「我在這裏接觸很多家長,他們要小朋友由早到晚學這學那,我不贊成,因為小朋友不會學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