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9/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1,200打好室內設計基礎

要建立一個舒適優質的生活居所,室內設計是重要一環。不過,一談到「室內設計」,很容易就想到專業方面,似乎不是一般人可做得到。其實只要有興趣,任何人都可發揮創意,設計自己的理想居所,不妨從設計基本步學起吧!

撰文:梁穎恒 部分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認識基本概念

如果一開始就唸甚麼教授專業技術的室內設計課程,相信會嚇怕很多對室內設計感興趣的人。香港專業進修學校最近推出「室內空間創作工作坊」,希望成為有興趣於室內設計人士的入門課程,可以有系統地學習室內設計的基本理論,並應用到生活當中。

課程導師陳家儀(Ivy)本身是設計顧問公司的負責人,曾參與多所商店的室內設計,她希望通過課程讓學員初步認識室內設計概念,而且逐步提升觸覺,應用在設計中。「室內設計跟人、生活有很大關係,一個空間的設計是否令人滿意,在於人對這空間的感受。所以,了解如何運用顏色、物料、光線等與自己習慣的關係,其實任何人都可以是室內設計師。」

多加觀察環境

課程從室內設計的定義開展,再教授空間布局、人體工學等在室內設計中的角色,至於進行設計時必用的第五元素(風、火、水、電、煤)及物料、色彩及光線的運用都會涉及到。此課程與坊間同類課程不同的是除了教授基本功外,也會講到設計、文化與藝術的關係,希望學員可在較高層次欣賞室內設計這門藝術。

課程可以說是「小試牛刀」,不過,如果真的想成為室內設計師,除了學習實際技術外,平日都要對環境多加觀察,才能逐步達到專業水平。Ivy說:「平日要多點留意周圍環境有形與無形的東西,像一般人只會留意到牆身的設計,不會注意牆角,像有人只在意顏色的選擇,而忽略了物料與光線的關係等,只要敏銳度提高,專業性也會提高。」

設計以人為本

室內設計因應不同環境及文化而有所不同,以日本為例,傳統的房屋是「回」字形設計,外圍是房間,但中間就是園林式設計,希望將自然環境融入室內。「即使現代的日本平房趨向高式發展,但仍然保留中間園林的設計,又如福建的客家土樓是圓桶形,中間有中庭,希望每戶人家一出門口就可以互相見面打招呼,這些都反映了不同文化的設計風格。」除了地方文化不同,功能性也會影響本身設計,像醫院需要營造和諧明淨氣氛,因此會選擇白色為主,這是出於生活需要,亦是室內設計的基本動機。」

不過,室內設計最終是為人而服務,因此,成功的設計是要讓人覺得自在舒服。「可能有些設計師認為鏡面及銀白色效果不俗,但如果住在那裏的人根本不喜歡這種物料與顏色,就不能配合到生活需要,最終也是徒勞無功,所以設計最終的目的還是以人為本。」

設計趨勢崇尚自然

時裝、髮型有潮流,同樣講求美學的室內設計項目,也有其趨勢。Ivy表示,可能近年愈來愈講求自然,除了是指將自然環境帶進室內居所之外,也是將一些平時看到的東西不自覺地融入居所中,讓身處其中的你不易察覺。「這些設計其實是源於科技的進步,像光線方面,設計師可以讓你感受到光源,但卻不會看到電燈,光源可能是來自一道會發光的牆,設計重點是讓你感到自在又舒服,有些甚至細小如電燈掣都不想顯現於人前,就是極力營造這種氣氛。」

課程資料

課程名稱:室內空間創作工作坊

主辦機構:香港專業進修學校

日期:10月16日至

日期:11月6日(逢星期五)

時間:晚上7時至10時

地點:港專銅鑼灣校舍

學費:$1,200

查詢:2926 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