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9/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打工仔壓力爆煲隨時猝死

本文重點

本港因心血管病致死數字年年上升,由○一年有七千八百三十三宗,急增至去年的一萬零四百七十宗。此病更有年輕化趨勢,最年輕患者僅廿一歲。加上金融海嘯令股市大上大落,年輕投資者工作壓力更大,成為心血管病高危一族。香港心臟病專科學院院長潘昭安警告,大部分人病發前並無明顯病徵,嚴重者分分鐘隨時猝死,病情較輕者也要「食藥食成世」,故提醒市民應定期檢查身體,保持均衡飲食及作適量運動。

香港心臟病專科學院於○二至○八年間統計發現,七成四猝死個案均為「打工仔」,而本港醫院平均每年有一千二百零四宗猝死個案,估計當中有八百九十一人是打工仔。在職人士猝死早逝,間接令每年經濟損失高達十九億元。

食藥食成世

學院院長潘昭安昨表示,心血管疾病與金融行業有關連,患者有年輕化趨勢。他指出,從八年前起,逐漸發現求診病人趨年輕,最年輕的患者只有廿一歲。受金融海嘯衝擊,股市大上大落,最近多了從事金融及投資行業的年輕人求診,大多出現心絞痛徵狀。潘昭安又分析,從事投資行業者心理壓力較大,部分人更吸煙減壓,加上工作屬非勞動性工作,長期缺乏運動,增加患上心血管病的機會:「心血管病就算做手術都未能根治,好多病人廿幾歲已經要食藥,一食就要食成世,手尾好長。」

學院又發現,港人預防心血管疾病的意識偏低。衞生防護中心去年的行為風險監測系統數據得出,分別有高達七成一及六成受訪市民沒有進行膽固醇及血糖測試,明顯忽視體檢的重要性。

心臟科醫生黃煒倫及劉雪婷均指出,市民因忽視體檢、工作壓力大、飲食不節制及缺乏運動而引致心血管疾病,他們建議市民除每年定期進行體檢,每周應至少進行兩小時運動,多進食低飽和脂肪食物,如新鮮蔬菜,以及戒煙,有助減低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