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9/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培養信心可治病睇醫生少八成

本文重點

本港七成長者患有一種或以上慢性疾病,但部分長者對自我管理及藥物的知識不足,過分依賴公共醫療服務,動輒求醫,加重公共醫療的開支及負擔。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與救世軍及沙田醫院,在○七年十二月至今年六月,推行為期兩年的「活得自在健康生活行動」社區計劃,教導逾五百名長者健康知識及培養面對病患的信心,參加者的自信心及健康狀況均有改善。

「活得自在健康生活行動」有五百六十七位患慢性病長者參加,物理治療師陳立新表示,當中二百六十五名長者參加了美國史丹福大學一個病人教育課程,他們比沒有參加課程的長者,每周運動量多一成三至一成六,與醫生溝通的能力及管理疾病的信心均有改善,求診次數亦有減少趨勢,有助減低慢性病患者對醫療服務的負擔。

望在社區推廣

六十九歲患有高血壓的冼善卿指出,因丈夫有心律不齊,她一直負起養育四名子女的重擔,直到六十五歲退休後常感肩背疼痛,常看中醫、西醫及針灸仍無效,後來發現疼痛源於嚴重神經衰弱,遂轉往神經科求診。她參加病人教育課程後,學懂放鬆自己、自行記錄服藥後的變化和突發不適、如何與醫生溝通等。她稱,現時精神比以前好,以往動輒就看醫生的她也由原本一年看約十次,減少至三個月至半年一次。

中文大學醫學院內科講座教授胡令芳表示,長者有時可能只因心情欠佳而感到心口痛、頭痛等,但醫生診症時間短,未能了解病人為何不開心,只能靠處方藥物治療,太多藥物可能令病人產生副作用,病人見情況未改善便再求診,結果運用了資源卻幫不到病人。她又稱,醫生現很少把病人轉介至社區,而社區亦缺乏相關社區機構,故希望能改善計劃及課程,配合社區機構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