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6/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瑚說百道:太空之旅

花一百五十五萬港元乘坐太空船以三倍音速衝出太空,到銀河在無重狀態中回望地球六分鐘,如果我可以負擔的話,一定會試一試。

在上世紀中,當蘇聯的太空船還沒着陸月球,美國人還沒有登陸月球之前,人類到地球以外的太空探索彷彿是天方夜譚的事。即使在一九六九年已有兩名美國太空人登陸月球,但到太空的旅程一直都未能普及,既然現在終於等到了,既然有幸生遲一個年代,如果有能力的話,為甚麼不大開眼界?再者,這一百五十五萬還包括了三天的太空人團隊訓練和事後獲美國聯邦航空局頒贈太空人徽章以作紀念,人一世物一世,何樂而不為?

如果到了太空,我唯一想做的事,便是唱《Fly Me to the Moon》。即使身穿太空衣時絕不能以嘴巴唱歌;即使有機會的話,都只不過是在銀河上浮游而不是到月亮,但當一看見這宗報道,我便馬上想起這首歌了,也許是因為月亮是最近地球的一個行星吧!

一直以來都很留意地球以外的報道,雖然不明白為甚麼美國人自一九六九至一九七二年間,先後安排十二名太空人在月球漫步後便不再探月,但每當看見有關月球的計劃,例如月球蜜月、月球村、月球酒店等,我的心都會感到莫名興奮。真希望在我有生之年,能實現太空之旅這夢想。

糊塗人

梁佩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