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片荒打擊 中外合資車廠產量勁縮

國際評級機構惠譽表示,隨着全球車企優先向中國以外地區供應晶片,以致中外合資品牌產量大幅削減,今年第二季中國乘用車市場受到晶片供應短缺的衝擊加劇,但預期晶片供應自今年第三季起將會逐季度增加,有助產量復甦。

半導體商估缺芯持續兩年

由於汽車廠商優先生產利潤率更高的車型,豪華品牌受晶片短缺的影響較小。而主流合資品牌,尤其是斯柯達、雪佛蘭、現代和起亞等中低端品牌所受衝擊最甚,第二季按年減產達兩位數。

同期中國自主品牌產量逆市提升,且零售銷量同比增長20%,這是得益於其更靈活的晶片採購策略和強勁的電動車銷量增長。

不過,意法半導體(STM)行政總裁Jean-Marc Chery卻看得較淡,預期全球的晶片荒問題將會持續到2023年上半年。

他又指出,晶片短缺情況將會在2022年逐漸改善,但是預期到2023年上半年之前,都不會恢復正常,並補充所謂的「正常情況」是指晶片庫存達標準,補充零部件的平均延遲時間約為3個月。

雷諾轉賺 預期全年錄盈利

受到全球晶片荒影響,法國車廠雷諾(Renault)最新預估,晶片供應短缺將使其今年汽車產量減少20萬輛,較之前預測多一倍。該公司上半年錄得純利3.68億歐元,按年虧轉盈。儘管面對晶片短缺和原料成本上升,但仍預計全年能實現盈利。

可以預期,隨着電動車普及,晶片需求勢愈益上升。外媒報道,美國拜登政府已向美國車廠表態,希望車廠承諾到2030年至少40%的新車銷售為電動車,以減少溫室氣體污染,但白宮尚未與任何車廠達成協議,許多細節仍在討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