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支付領域勢掀巨變

近月內地對虛擬貨幣掀起新一輪的監管風暴後,各地的幣圈挖礦叫停,虛擬貨幣相關企業正大規模遷出中國,估計當局正為日後推出央行數碼貨幣(CBDC)鋪路。事實上,由人民銀行研發的數碼人民幣,已經多番測試,距離正式登場的日子似乎愈來愈近。除了虛擬貨幣當災外,「頭痕」的還有面對國家級對手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包括騰訊控股(00700)旗下微信支付及螞蟻集團的支付寶等。看來近年科網巨擘雄霸內地支付領域的情況,恐將成歷史!

目前,內地民眾普遍已習慣使用第三方支付平台消費,現金的使用量早已大減。分析指出,當局冀透過推展數碼人民幣,藉以統一支付領域的主導權。如果數碼人民幣成為主流,人行將可望從騰訊及螞蟻等企業的金融系統中吸走存款,並削弱其貸款及財富管理業務。

人行派「定心丸」釋疑

雖然現時微信支付和支付寶的使用場景十分豐富,估計短期內可承受數碼人民幣的衝擊,惟長期能否保住地位則是未知數。然而,在國策下,兩間公司別無選擇,只能與人行合作,共同推動數碼人民幣。

面對坊間的疑慮,人行對兩間企業大派「定心丸」,旗下數字貨幣研究所所長穆長春表示,數碼人民幣和第三方支付平台是屬於不同的維度,支付平台將繼續承擔作為錢包或金融基礎設施的職能,參與數碼人民幣發行、流通及兌換過程。

事實上,早前在深圳實施數碼人民幣試點,有數以百萬市民中籤獲得資格試用,更先後派發2,000萬元人民幣數碼紅包。不過,據悉市民反應不甚踴躍,因微信支付及支付寶早已植根其日常使用,轉用數碼人民幣錢包可能需要其他誘因。

積極擴大試點範圍

為吸引公眾參與數碼人民幣,人行以至各省市政府合共派發數百萬美元的「紅包」,以吸引市民使用。人行副行長范一飛表示,現時依靠白名單邀請方式的用戶已達1,000萬人,未來將繼續擴大數碼人民幣的試點範圍,而2022年舉行的北京冬奧將是下個重要試點領域。

人行月中發表的白皮書指出,截至今年6月底,已開通數碼人民幣錢包共約2,438萬個,共涉及約7,075宗交易,交易總金額高達345億元人民幣。另據外媒統計,現時微信支付及支付寶共佔內地九成的流動支付市場,規模約為35萬億元人民幣,估計到2025年,數碼人民幣的市佔率將僅為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