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擬靠關係避審查 終致「翻車」

中央網信辦牽頭的網絡安全審查工作,令一眾中資科技巨企聞風色變。但回顧本月初遭受內地監管重點打擊的內地網約車平台滴滴出行(美股:DIDI),由子公司違反《反壟斷法》遭罰款、旗下25款應用程式(App)被勒令下架、7大部門進駐的事件,外媒引述消息人士透露,該企政府事務團隊可能嚴重依賴「關係」而低估監管壓力,任由滴滴暴露整頓風險之中,結果誤判形勢在上市後出事。

僅三成內地業務完全獲許

據報,滴滴靠着200多人組成的政府事務團隊,依賴與官員的私人交往而讓滴滴無往而不利。即使實際上公司在華的業務僅有20至30%完全取得法規要求的3項許可,分別是公司提供網約車服務的許可、車輛運輸許可,及司機執照,但過去團隊依舊能幫助滴滴及旗下司機持續提供出行服務。

直至滴滴於6月底赴美上市前,旗下團隊曾受到管理層施壓,要求抵擋監管部門的審查。此前另有外媒指出,網信辦曾超過20次要求公司調整收集數據及繪製地圖等功能,避免官員工作地點等敏感資料外洩,但滴滴沒料到團隊打「關係」牌失效,內地監管手段更出現大改變。

今次始料不及的代價實屬沉重,隨着監管當局接連出招打壓,截至周二收市為止,滴滴上市以來股價已由高位暴瀉逾37.75%,市值蒸發逾325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