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譽:內房企4招避「紅線」

中國為預防金融風險,去年早已設置辨識債務風險級別的「三條紅線」新指標,以約束內地發展商債務過度擴張。

國際評級機構惠譽發表研究報告,指內房企業在壓力下通常祭出4招來應對,分別為減少買地支出、引入少數權益方、成立合營項目,以及出售資產,以防止公司「超越紅線」。

各有壞處 非全部公司適用

不過,這4招卻各有壞處,兼且未必人人適用。其中減少購地支出,以堵塞大量資金流出,明顯只適用於不需要高速增長的公司,且自身有足夠土地儲備,才不急於在市場購地發展。至於出售資產雖然可提升即時現金流,但亦有可能影響了長遠的業務增長能力。

惠譽又指,成立合資企業,合作方雖然共同承擔資本和風險,但由於合營公司的盈虧未必需要併入母公司的資產負債表內申報,令房企的透明度下降。此外,有發展商會藉由買入或賣出合營項目的權益,將合營項目與子公司兩個會計項目重新分類,目的是為資產負債表「粉飾櫥窗」。這無疑使房企的財務狀況更複雜,令財務分析更難解讀。

此外,合營項目的少數權益方(或稱非控股權益方,NCI)不單透明度低,亦可能藉由債務相關財務產品等形式入股,房企或需要在不同時間將資金投入這些財務產品之中。故房企用得愈多NCI,財務彈性自然下降。

另方面,惠譽最近把內地21家中國國有實體,即政府相關實體(GRE)的評級列入負面觀察名單,原因是內地政府為此類實體提供的支持已出現差異,並料會進一步擴大。被列入評級負面觀察的公司中,有6家是國有企業或子公司。

事實上,由去年初到上月為止,合共有12家GRE的公開發行債券違約,而此前3年內只有13家GRE違約,違約率亦僅0.3%。不過,此類公司違約率卻正在持續攀升,惠譽更相信,有關趨勢將進一步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