撇除新冠肺炎疫情,醫療保健行業的主要驅動因素仍沒改變:隨着人類壽命愈來愈長,醫療保健服務需求亦加速增長。各地政府因保健服務需求增加而面臨財政壓力,讓提升相關服務效率勢在必行。科技發展帶來新的疾病生物學研究成果和治療模式,促進大批新藥面世,為患者的治療效果帶來改變。同樣令人振奮的是,資訊科技的應用提升了醫療保健服務效率和質素。
醫療科學躍進讓人們對疾病生物學有了不少新見解,帶動創新藥物及相關診斷科技穩定增長。醫療科技正為一些影響複雜疾病的新治療設備帶來貢獻,例如降低中風的影響。數碼化醫療提升了醫療保健服務的效率,亦改善治療效果。人們在獲得工具和數據的情況下將為自己健康負起更大責任,而醫療保健及健康管理亦將變得更大眾化。
儘管這些變革已醞釀多時,但現時才是真正出現創新進展的轉捩點,並將為當中的尖子企業帶來回報,從腫瘤及基因治療創新藥物的商業化過程中可看到這點。新冠肺炎疫情亦加快遠端醫療及數碼化服務的普及。
在疫情下,醫院、護理服務及消費者保健(如助聽器)行業受到的影響最顯著。現時手術/患者數目正在回升,帶動相關市場表現。生產新冠疫苗的步伐正快速增長,加上人們對疫苗接種的意識日增,意味着疫苗生產供應鏈的企業仍具備增長潛力。
生物科技及醫療保健科技等行業雖已錄得不錯回報,但仍存在中線機會。各地持續有新的生物科技企業崛起,無論是達致關鍵臨床試驗里程碑,還是成為需要新產品的大型企業收購對象,這些企業都勢將受惠。
在封城期間,遠程醫療及數碼化健康服務的確更顯身價。這些科技正發展成管理慢性疾病(如:糖尿病)的新工具,能透過具備遠程監測和人工智能功能的健康行為產品改善治療效果。由於這種普及趨勢尚在早期階段,因此仍可帶來中長期的增長機遇。
我們認為有3項因素或會讓醫療保健成為可於未來多年持續增長的板塊。首先是人口結構,全球長者數目不斷增加,讓醫保服務需求上升;其次是效益,國家預算及僱主供款醫療保險的財政負擔將會促使各國作出改革;最後是科技,醫藥及科技/數據領域的變革科技推陳出新,為管理疾病帶來新方法。
現時的疫情危機無疑放大了這些科技的重要性。然而,該行業的迅猛發展才是現時投資者應該考慮該行業的最大原因。
施羅德投資管理環球醫療保健基金經理 John Bowl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