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預告外貿增速放緩

中國人民銀行全面降準引發市場對內地經濟增長下滑的憂慮,就在中國經濟增長數據揭曉前夕,內地6月份的外貿數據搶閘出爐。雖然以美元計價的出口及進口總值分別按年各增32.2%及36.7%,雙雙勝過市場預期,但反映內地需求的進口增速明顯比5月的逾10年高位大幅回落。當局更預告,今年下半年進出口按年增速或將放緩。

中國海關總署昨公布,今年上半年累計,內地進出口總值逾18.06萬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升27.1%。

市場尤其關注廣州及深圳自5月底起爆發疫情,並衝擊部分港口,對外貿表現的影響。但單計6月,進出口總值仍升22%,至約3.29萬億元。其中,出口按年增20.2%,進口則升24.2%,分別達1.81萬億元及1.47萬億元。

同月貿易順差回升

在出口意外飆升下,同月貿易順差達3,327.5億元(或逾515.3億美元),按年回升。

海關總署統計分析司司長李魁文表示,廣深兩地部分港口出現不同程度的擁堵,影響部分企業交收貨物,相關航線運價也出現波動。惟港口通行能力正逐步恢復,到6月24日,鹽田港區整體操作全面恢復。

不過,李氏展望下半年外貿形勢時,亦坦言目前疫情仍在全球多地蔓延,外貿發展面臨較多不確定、不穩定因素,加上去年較高基數影響所致,下半年進出口增速可能放慢,但全年仍有望保持較快增長。

對美貿易亦為內地外貿焦點之一,美國為內地上半年第3大貿易夥伴,雙邊貨物貿易總額按年增加34.6%,至2.21萬億元,僅次東盟的2.66萬億元及歐盟的2.52萬億元。

半年自美進口飆43%

內地對美出口1.64萬億元,增31.7%。自美進口飆43.9%,錄5,706.5億元,其中機電產品及農產品的進口分別涉2,388.6億元及1,360.1億元,漲13.4%及1.2倍。

作為全球最大的大豆買家,內地6月大豆進口1,072萬噸,比5月的961萬噸增加,料受巴西的船貨激增有關。

同時,若內地主要出口目的地,包括歐美地區走出疫情陰霾,勢推動內地出口前景。但澳新銀行形容,這實際上恐怕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外需隨經濟復甦而回升,但海外生產力恢復亦將導致內地出口需求承壓。

不過,該行仍對內地出口前景感到樂觀,因全球對半導體需求強勁,利好作為原材料主要生產國的內地。因此,全年內地出口以美元計料增26%,將抵銷部分內地需求轉弱的影響,並有望支撐貿易順差升到6年新高的5,40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