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脹熱浪現降溫迹象,中國6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及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增速雙雙放緩,前者按年升1.1%,低於市場預期,後者增幅亦回落至8.8%。法國外貿銀行報告指,物價數據適時為穩定經濟增長的「放水」舉措留下空間。不過,券商中金卻提醒,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供給衝擊尚未結束,通脹的幅度和持續性或超出市場預期。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自今年3月CPI轉正以來,上月漲幅首次減慢,較前月回落0.2個百分點。其中,食品價格按年跌1.7%,拖累CPI下降約0.31個百分點,主因豬肉價格大幅下降36.5%,較5月跌幅擴大12.7個百分點。反觀非食品價格則上漲1.7% ,比5月升幅擴大0.1個百分點,影響CPI上漲約1.38個百分點,其中汽油和柴油價格分別上漲24.3%和26.8%。
上月PPI自5月份的逾13年高位回落0.2個百分點,為年初轉正以來首次下滑,符預期。國統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董莉娟指,內地大宗商品「保供穩價」政策效果初步顯現,市場供求改善,工業品價格漲勢紓緩。
上半年計,CPI及PPI分別較去年同期上漲0.5%及5.1%。摩根大通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朱海斌指,內地通脹壓力主要在PPI,已實際上見頂。隨投資降溫,內地大宗商品需求將於下半年放緩。
惟中金指出,下游產品漲價對其他行業PPI的傳導仍未結束,同時CPI中服務價格增速將加快,下半年豬價又有望反彈。在基準情形下,料PPI及CPI全年按年分別升約6.5%及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