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投資無芳草 另類預警首保本

全球疫情至今已近年半,雖然多地已啟動接種疫苗,惟病毒變種防不勝防。面對冗長的疫情煎熬,不少傳統行業的商戶已被迫離場,而新興行業的增長步速亦開始放慢,皆因行業監管趨緊、且消費者態度審慎,商家不再奢望復甦。展望下半年,美國貨幣政策醞釀大逆轉,加上中國經濟增長放緩,資產價格勢必大幅波動,財富效應可瞬間大蒸發,恰巧遇着神童另類響警,既然刻下投資市場無芳草,策略還是要知足常樂,首重保本和抗通脹,穩穩陣陣買官債保本兼收2、3厘息!

要展望全球經濟,離不開對美國、中國、歐洲及新興市場的前瞻剖析。美國無限量寬,如今落得覆水難收。雖然愈來愈多聯儲局官員認同有需要討論收水及加息時間表,但官方始終將通脹定性為暫時,皆因其心知一收水,美股必冧,財富效應消失,則年內花費逾萬億美元的刺激經濟措施效用將會被大程度抵銷,一切變得徒然。

更令人擔心的是,聯儲局救市措施幾乎已到極限,嚴重透支美元信用,再繼續大放水,刺激作用不但會遞減,更有將美元推向崩潰之虞,最終如何收科,真的天曉得!故以「危如累卵」來形容美國經濟和金融市場現況,誠非虛言。

再看中國,最新的褐皮書報告顯示,企業收入和利潤增長放緩,零售商次季遭大削貸款,若信貸保持緊縮,消費支出將難以恢復,則經濟增長放緩或提速。事實上,下半年中國經濟的低基數效應消失,再加上其他地區經濟逐步重啟,對訂單起分流作用;且內地正致力打擊大宗商品、虛擬貨幣和房地產等炒風,居民少了搵快錢的渠道,財富效應退減,消費變得審慎,內需放緩壓力漸大。這都在說明過去一年作為全球經濟火車頭的中國,自身亦攔阻重重,難再獨撐大局。

至於歐洲,雖然近期經濟數據有起色,惟美國聯儲局若轉鷹,歐洲央行意欲繼續施行寬鬆幣策,以讓經濟復甦的如意算盤將受考驗,尤其對於這個經濟結構與增長步伐如「老人」的經濟體,寬鬆幣策退場過急分分鐘適得其反,加上德國9月及法國明年皆有選舉,潛在的不穩定因素將令形勢更複雜難測。令人惆悵的是,最近英國變種病毒爆發,或再次威脅歐洲經濟。

至於新興市場,次季疫情反覆打擊經濟復甦盤算,先後有國際評級機構為此下調亞洲區相關預測。須注意,未來兩季美國通脹好大機會急升,在預示聯儲局幣策趨緊下,美元偏強,一旦提前加息必打擊亞幣表現,甚而引發資金大規模流出新興市場,意味區內經濟復甦不容樂觀。

是故,相比起上半年,接下來的下半年環球投資展望更加崎嶇。事有湊巧,過去多次準確預言世界疫情的印度神童最新預計,由9月11日起,全球又會急轉直下,並影響經濟和股市,最少衰到11月。誠然,漫長的瘟疫,確實正不斷消耗全球經濟價值,加上通脹警號已響,滯脹甚至大蕭條恐無法避免。投資者宜提高危機意識,老友記認購iBond與銀色債券,保本兼穩收2、3厘息,不失為安分之舉。反正這場風暴最終都要來,超級資產泡沫破滅之時已在倒數,無論是經濟體、企業抑或個人,及早設法築起保護牆、保留實力,始有望等到世界經濟真正重光的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