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行觀點:低碳投資 組合宜多元

重視環境保護的投資者,日益重視其投資組合可為應對氣候變遷帶來正面影響。藉由評估「碳手印(Carbon Handprints)」,即產品與服務對於環境的影響程度,投資者有機會發掘具有增長潛力,又能有效應對全球氣候變遷的企業。

聚焦氣候變遷的投資組合日益獲得青睞,吸引大量資金流入。根據晨星的統計,目前全球已有超過400隻基金以氣候變遷作為投資主題,且截至2020年12月為止,整體資產管理規模已增長至1,770億美元。我們認為,與其分析碳足迹,企業的「碳手印」更為重要。碳足迹是指企業對於環境造成的負面影響;而「碳手印」則是指企業為應對全球氣候變遷提供解決之道。

布局不限於熱門產業

為何氣候解決方案如此重要?隨着世界各國相競降低碳密集度,具備顯著「碳手印」的企業料將成為各界矚目的焦點,例如提供潔淨能源、資源效率、交通運輸、或可持續農業等減碳解決方案,或是有助於改善水資源與基建的企業。這些企業提供的產品與服務有助於推動低碳經濟的轉型,或是加強當地社區對抗氣候變遷的能力,以有效對抗氣候變遷帶來的實質威脅。

然而,在發掘這些氣候解決方案之前,投資者有需要深入了解全球正面臨最嚴峻的氣候變遷挑戰。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或許不失為合適的切入點。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共有17個目標與169個子目標,當中涵蓋人類正面臨的重大挑戰。這些目標與子目標分別代表氣候變遷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投資者可以此作為指引,以尋找提供具備競爭力的氣候解決方案的公司。

聯博研究顯示,在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的169個子目標之中,有57個子目標與氣候解決方案息息相關。在針對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的一項為期多年的內部研究中,我們發現超過45種符合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的產品與服務。下一步,投資者可發掘營收來自這類產品的上市公司。根據聯博的研究,全球約有750家企業的產品與服務有助實現綠色轉型的目標,這些企業分散在不同產業,提供多樣化的投資機會。

為對抗氣候變遷,未來幾十年全球將投入大量的資金。可協助政府、企業與個人實現減碳目標的企業,未來將可望掌握可持續的優勢,這亦是許多提供氣候解決方案的企業能夠展現長期強勁增長潛力的原因。

投資者應如何掌握低碳經濟轉型帶來的投資機會?首先,研究各地區及各行業所提供的氣候解決方案。一般而言,聚焦氣候變遷的基金,往往只布局特定的熱門產業,例如可再生能源。然而,若能多元布局,投資者就能同時掌握潔淨能源、資源效率、交通運輸、農業、水資源與基礎建設的轉型方向。

選股勿忽視基本因素

其次,企業需要具備穩健的基本因素,並非所有有助於改善氣候變遷的公司都具備長期回報潛力、估值吸引。因此,投資者必須秉持紀律嚴明的選股流程,發掘經營完善、產品與眾不同、具備可持續競爭優勢、高資本回報率,以及強勁資產負債表的企業。

第三,選擇積極參與企業管治的投資組合經理。藉由與管理層溝通及互動,投資組合經理可以了解企業的氣候解決方案及其影響力,以及潛在的風險。此外,與依賴第三方提供的評級相比,直接互動有助於投資組合經理擁有更全面的內部研究觀點。藉由鼓勵企業採取更加負責的經營行為,長期將有望協助公司為股東創造更佳的回報潛力。

解決氣候變遷的問題並非一蹴而就。要解決全球的碳排放問題,必須借助各種不同類型的新科技。對股票投資者來說,多元布局於能持續發揮碳影響力的企業,將有助投資組合為環境帶來正面影響,並創造強勁的長期回報潛力。

聯博可持續趨勢股票投資總監 Danial Roa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