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官地存貨短缺堪憂

政府住宅官地存貨短缺問題浮現,發展局昨公布下季賣地計劃,將會推出兩幅住宅地,合共可供興建僅200伙,按季急挫約79.6%,為4個季度最少,亦是近10年按季主動推地以來次低。業界認為官地供應數字令人失望,但在鐵路物業及市區重建局供應填補下,普遍對全年度供應達標感樂觀。

發展局局長黃偉綸稱,下季以招標形式推出的兩幅住宅地,分別位於九龍塘及元朗。相比今季供應的兩幅土地合共980伙,大減780伙。其中九龍塘廣播道79號前教育電視中心,佔地約2.4萬方呎,可建總樓面逾7.1萬方呎,料提供約80伙。市場預期每方呎樓面地價可達2.5萬元,估值最高約17.9億元。

另一幅元朗流業街與涌業路交界住宅地,鄰近東頭工業區,地盤面積約16.4萬方呎,總樓面約7.9萬方呎,料可建約120伙,市場估值最高約5.1億元。

整體住宅供應約5400戶

不過,來季「一鐵一局」均有大規模項目推出,加上私人發展項目,帶動下季整體住宅供應量達約5,400伙,是2017至2018財政年度第二季後的16個季度新高。港鐵公司(00066)的東涌牽引配電站物業發展,可提供約1,600伙,項目將建3幢47層高分層住宅,總樓面約92.7萬方呎,初步估值達60.3億元。

期內供應的市建局項目,為上周截意向的土瓜灣庇利街/榮光街重建發展,提供約1,150伙。此外,來自私人發展的住宅供應佔約2,450伙,牽涉4個項目,當中3個位於新界區,最大一個提供約1,800伙。

黃偉綸指,本財政年度首兩個季度整體供應約7,050個單位,已達全年目標1.29萬伙的約55%,他強調,穩定樓價需要持續的土地供應,政府不會刻意保留土地不推出市場。而早前公布改劃作住宅用途的5幅九龍東商業地,提供6,000個單位,最快今年底進行改劃程序,有機會於下年度推出部分供應。

流標東涌商地或第四季重推

樓市熾熱,政府過往推出不同需求主導調控措施,但主要由其他政策局等負責,不會作進一步揣測,但政府會持續密切留意市況。對於下季未有商業用地推出,黃偉綸回應稱,其中去年流標的東涌商業地,政府仍就發展細節進行考量,或會調整寫字樓及零售樓面比例,用地仍有機會在第四季推出。

美聯物業首席分析師劉嘉輝指,新一季度賣地計劃官地僅佔約4%,由於私人發展供應不穩定,希望政府增加住宅官地。萊坊執行董事林浩文亦稱,對下季官地供應不多感失望,希望政府可加快土地供應,以減低樓市升溫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