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有息負債降至5700億

內地去年為房企的財務指標設「三道紅線」去控制房企債務增長後,全部指標超標的中國恒大(03333)財務狀況一直備受質疑,但這家由億萬富豪許家印創立的龍頭房企周二透露,其有息負債總額成功降至「5字頭」,由去年底的7,165億元(人民幣‧下同),縮至目前約5,700多億元。

雖然負債規模在短短半年已急降到接近全年目標的5,600億元水平,據報恒大更有望在本月底滿足「三道紅線」中的一項要求,但恒大股價未受消息提振,周二僅微升0.95%,收報10.54港元,年內仍累挫逾29%。其美元債券更已跌至2020年3月全球債券市場暴跌以來的最低水平,反映市場對於債務問題仍存有戒心。

過去幾個月恒大不斷透過折扣促銷樓盤,以及出售部分資產等方法去回籠資金減債,單是上周便先後宣布出售深圳上市房企嘉凱城集團及恒騰網絡(00136)股份。惟國際評級機構惠譽上周下調恒大及旗下兩家附屬公司的長期外債發行人違約評級(IDR),更指減債計劃存在重大執行風險,也可能對公司的中期業務產生負面影響。

阿里財團洽購蘇寧易購

儘管恒大反駁有關銀行「落雨收遮」的說法,惟外媒引述知情人士指,銀行如今幾乎每天都在撰寫內部報告,針對媒體報道、社交媒體傳聞、評級下調消息等,對恒大的風險狀況作評估,更形容在去年9月的流動性恐慌期間,銀行也未曾這般草木皆兵過。

事實上,該公司的房地產本業肯定會持續面臨嚴厲的監管。中紀委官網周二公布,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建設銀行(00939)的紀檢監察組,開展信貸領域專項監督,強調將「管住錢」與「盯住人」、內防與外控相結合,嚴防信貸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領域。

公告指,貸後資金管控既是重點也是難點,將重點督促建行進一步建立健全貸後資金管控協作機制,加大金融科技手段運用力度,打破不同分行各管一段的管控「壁壘」和訊息「孤島」現象,防止出現管控「斷點」。

值得一提的是,恒大得以度過去年的流動性危機,全靠早年給公司注入1,300億元的戰略投資者,願意將有關債務轉為股份,並平息外界憂慮。惟其中有份向恒大施以援手的大型網購平台蘇寧易購控股股東張近東卻因而陷入困境,事關張氏已計劃把公司股份轉讓。

外媒昨引述消息指,阿里巴巴(09988)與江蘇省政府牽頭的財團就收購深圳上市公司蘇寧易購股權接近達成協議,或最快本周宣布,完成後張近東將失去對公司的控制權。

華融擬售資產交易中心

另一內地債務危機焦點中國華融(02799)則宣布,計劃轉讓所持有的華融中關村不良資產交易中心79.6%的股權,但是暫時未簽過具約束力之協議,不保證交易能夠完成。華融股份將繼續停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