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零售商貸款量歷來最低

獨立研究機構中國褐皮書國際(CBBI)發表最新季度調查報告顯示,中國企業的借款指標,以及零售商取得新貸款數量雙雙下降,且跌至該機構有紀錄以來低位。由於收入和利潤增長放緩,內地零售商在第二季度大幅削減貸款。若信貸保持緊縮、消費支出沒有恢復,下個季度的經濟將很難保持當前的增長水平。

下半年經濟料放緩 專家籲放水

該機構又指,儘管短期利率處於較低水平,但企業對未來半年貸款預期需求下降,尤其令人擔憂的是疫情至今,很難令人相信內地零售商取得新貸款的數量下降,是由於手頭資金充足所致,反而應該是零售商對擴張前景不感樂觀,且預期貸款申請不會成功。

值得留意的是,過去兩個月內地零售增長低於該機構預期,反映消費者變得更謹慎,雖在食品上支出較多,但在奢侈品、服裝、家具和電器上支出較少,主因是民眾仍對未來疫情擔憂,且不相信目前已實現可持續而廣泛的經濟復甦。

滙豐昨發表2021年下半年亞洲經濟展望時也表示,由於低基數效應開始淡化,預期內地經濟增長將在下半年放緩至6%。世界銀行同日則上調內地全年經濟增長預測至8.5%,主因料今夏初期有40%人口接種疫苗。

然而,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余永定稱,內地現在的宏觀經濟形勢面臨相當嚴峻的挑戰,遠未達退市階段,建議下半年推出更具擴張性的財政和貨幣政策,使經濟增長恢復到疫前水平。他預期,內地第四季經濟增速為5.5%,比2019年的6%低。

另外,國際評級機構惠譽昨日表示,即使放開三胎不太可能遏止人口增長放緩的趨勢,因年輕夫妻,尤其是在一線和二線城市的夫妻,繼續面臨樓價和教育費用等高昂成本,而且許多人需長時間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