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經濟重心 淡化歐美

疫情加速全球數碼化轉型,疊加中美金融戰愈演愈烈,發展央行數碼貨幣是爭奪貨幣話語權的關鍵戰線。內地就此不遺餘力推動數碼人民幣,香港作為對外窗口,能發揮跨境支付測試的獨特優勢。繼早前金融管理局宣布「金融科技2025」時談及數碼港元後,政府官員昨日也透露,正就發行數碼港元做準備,內地亦積極支持香港盡早加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將經濟重點放在內地、東南亞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

派消費券推動電子支付

目前中港兩地正緊密溝通,務求加強金融合作。對於金管局正與中國人民銀行、泰國和阿聯酋中央銀行研究央行數碼貨幣的跨境應用,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昨稱,此舉有助金融基建處理跨境支付的能力。他又透露,人行等相關機構正在香港進行數碼人民幣技術測試,冀能盡快為兩地居民提供便捷的跨境支付服務。

除了跨境支付外,金管局亦會於未來一年,為在香港發行批發及零售層面的央行數碼貨幣加強準備,包括研究數碼港元在本地零售層面的應用。陳茂波亦透露,政府派發電子消費券的其中一個主因,是希望更多本地商戶及市民使用電子支付,並推動相關支付市場的發展。

央行數碼貨幣需朝國際化邁進,加上香港要拓展經濟,內地正協助融入國際經貿組織。中國商務部昨稱,將根據RCEP關於新成員加入的規定,積極支持香港盡早加入。陳茂波稱,香港過往較注重歐美等市場,往後將調整策略,以內地、東南亞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為中心開拓市場。

BIS支持央行數碼幣發展

誠然,發展央行數碼貨幣是大勢所趨,被譽為「央行之母」的國際清算銀行(BIS)周三表態,全力支持相關發展,藉此實現金融現代化,並確保「科技巨頭」不會控制貨幣。該機構創新中心負責人Benoit Coeure表示,開發央行數碼貨幣的火車「已經開出」,現時全球最少有56家央行在研究當中,同時警告若沒有央行數碼貨幣,大型科技公司會利用自身龐大的社交媒體用戶群,主導數碼貨幣。

BIS首席經濟學家申鉉松亦指,在央行數碼貨幣的道路上需有取捨,國民或需透過「數碼身份證系統」進行認證才可使用,或像虛擬貨幣使用代幣路線,確保交易匿名性。BIS認為,用「數碼身份證系統」較可取,可防止人們使用非本國央行數碼貨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