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世界貿易佔90%的運輸量是通過海運完成,海運不暢,對經濟復甦帶來破壞性影響。自去年第三季以來,缺櫃問題在各大港口蔓延,即使有內地貨櫃製造商將產量增加一倍,但仍不足以應付需求。更甚的是,部分海運航線運費上漲近10倍依然「一櫃難求」,主因是港口異常塞爆,目前美國10個最繁忙的港口中,至少有7個經常面臨擁擠。東南亞、歐洲等各大港口,船隻等待靠泊的時間達到一周以上。
由於企業急於求櫃,不斷推升貨櫃售價。去年上半年,20英呎(即6米)貨櫃的價格為1,600美元(約1.24萬港元),目前最高漲至3,600美元(約2.8萬港元),而作為指標的40英呎(即12米)櫃已漲到5,950美元(約4.64萬港元),創歷史新高。
在海運不暢的背景下,近日中歐的火車班次成為了國際貨櫃運輸的替代方案。數據顯示,今年首季,經內蒙古滿洲里和黑龍江綏芬河口岸進出境的中歐火車班次分別按年增長65.8%和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