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央行鬥拓展虛擬幣

全球官方數碼貨幣與虛擬貨幣繼續激鬥!俄羅斯最新表態支持研發自身數碼貨幣,歐盟則選擇繼續觀望,而中國趁勢擴大測試。世界各地央行陸續道出立場,虛擬貨幣「一哥」比特幣顯然上升乏力,經歷上月中曾上試每枚6萬美元後,近期一直只能在3.5萬至4萬美元徘徊。投行高盛指比特幣非避險資產,應視其為銅的替代品;虛擬貨幣交易平台則繼續催谷,推出扣帳卡供客戶在實體店使用虛擬貨幣。

隨着金融業持續向數碼化發展,俄羅斯指央行數碼貨幣將成為金融系統的未來,快速而便宜的支付系統是當今所需,預計明年啟動試驗「數碼盧布」。然而,歐央行昨日決定暫不引入央行數碼貨幣,預計未來4至5年未能推出「數碼歐元」。至於在這方面屬先驅的中國,將透過類似彩票的方式,向北京市民發放數碼人民幣,規模約4,000萬元人民幣。民眾可在6月5日至7日透過手機抽利是,每封為200元數碼人民幣,可在指定的2,000家商店消費。

摩通預期比特幣未見底

面對央行競爭及打壓,虛擬貨幣明顯弱勢,摩根大通警告,比特幣跌浪未完,主因是大戶信心受創,估計可能要跌至2.6萬美元才見底。

誠然,比特幣一直被幣圈人士視為黃金的替代品,並稱其能對抗通脹,惟高盛駁斥此說法,稱若觀察比特幣與銅之間的相關性、或與風險偏好指標之間的關係,就會發現比特幣是投資者「無懼風險」(Risk On)時選擇買入的資產;相比之下,黃金則被視為避險資產。

高盛續指,通脹有好壞之分,避險工具亦有所不同。因需求增多而造成的好通脹,會令比特幣、銅和石油等成為避險工具;惟晶片、大宗商品等原材料短缺所形成的壞通脹,投資者則會利用黃金避險,故現時虛擬貨幣及黃金的價格一定程度反映此理論。

交易平台CryptoCompare數據顯示,比特幣昨曾升逾6%,至38,230美元;以太幣亦漲逾一成,至2,802美元。狗狗幣波動較大,一度突飆逾30%,見0.4256美元,創近半個月新高。

Coinbase卡連接Apple Pay

幣圈也非坐以待斃,美國虛擬貨幣交易平台Coinbase表示,旗下的扣帳卡將會與Apple Pay等主流智能手機支付平台合作,讓客戶可以透過手機進行購物。該扣帳卡將在用戶Coinbase的虛擬貨幣直接扣除,並自行轉換成美元結帳,所以使用上與傳統銀行所發行的扣帳卡無異。值得注意的是,因交易涉及幣值轉換,該平台會收取手續費,惟消費也可獲得4%的虛擬獎賞(Crypto Reward)。渣打集團(02888)也打算設立合資企業買賣比特幣等。

另外,虛擬貨幣雖在內地被禁,但中國券商亦積極打入海外市場。據報,富途和老虎證券近期分別透露,正於新加坡和美國申請虛擬貨幣的交易許可。其中,富途稱,留意到客戶對虛擬貨幣非常感興趣,目標最快年底前有相關產品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