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脹升溫 恐重蹈1970年代股災覆轍?

通脹無疑是近日全球金融市場最熱門的話題,市場熱話是1970年代的滯脹會否重臨,即經濟增長停滯、但出現嚴重通脹。若回望1960年代中美國通脹剛升溫的周期,通脹升溫對於處於紀錄高位的股市來說,殺傷力難忽視。

1960年代後半時期是民主黨人詹森主宰白宮的年代,承繼1950年代戰後經濟復甦及之後的牛市,其任期內兩大突出之處是「偉大社會」倡議和陷於越南戰爭泥沼,前者令福利開支上升,兩者均令政府開支增速快過經濟增長。1966年,當地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按年增幅由2%以下升至3.5%,期間聯儲局累加息約一厘,拖累道指從當時的紀錄高位急劇回調,並曾「見熊」。

鑑於翌年因為通脹有所回落,聯儲局掉頭減息,可是綜觀1967至1968年,道指上落相當劇烈,而1969年共和黨人尼克遜成為美國總統、繼承了通脹升越5%的「前朝經濟遺產」,聯儲局年內將聯邦基金利率逐步由6厘加至9厘,大市再終極一瀉。

惟1970年代令人驚恐的滯脹成因複雜,其中一個因素是1971年8月15日尼克遜拋出美元不再與黃金掛鈎的「尼克遜震撼彈」(Nixon Shock),從此美元的價值再無任何實物支持。

這對於二戰後一直習慣每安士黃金兌35美元、其他各國貨幣又與美元實行固定匯率制的一眾發達國家來說,可謂晴天霹靂。而最致命的一擊,乃1973年初中東的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成員國宣布加價,因尼克遜宣布美元與黃金脫鈎令他們憂慮出口原油所得到的美元愈來愈不值錢。

聯儲曾加息至20厘

二戰後美國陣營的發達國家享受着低廉的能源價格,油組這樣做無疑是雪上加霜,沒想到1973年10月阿拉伯國家再對美國實施石油禁運,以抵制華府在同月「贖罪日戰爭」當中支持以色列,嚴重依賴進口能源的美國一時間調整不過來,汽油價格短時間內抽升3倍。

油價推高通脹,通脹再推高債券融資成本,因債息的重要部分是補償債券持有人持貨期間的通脹成本。經濟衰退令股市陷於低迷,上市公司進行融資渠道不暢,於是更依賴發債,反而再推高債市的融資成本。不論企業或投資者,1970年代都要經歷漫長的調整期,直至沃爾克1979年接任聯儲局主席後鐵腕加息,加至20厘以上,通脹才受控,高息也重燃海外投資者對美元資產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