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分析:全球退出量寬過程料緩慢

中美復甦引領全球,貨幣政策耐心與定力同行。在今年,雖然全球經濟在去年出現低基數後普遍反彈,但中、美仍然是最重要的發動機。

於第一季度,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按年增長18.3%,較2020年第四季增0.6%理想,可見復甦勢頭仍較為強勁,兩年平均增長達5%。

同時,中國經濟於首季相對主要發達經濟體的按年增速差距重新擴大到20%左右的高位,體現出疫情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和供應鏈的短期替代效應。

新興市場提前被動緊縮,貶值壓力下,調整或將持續。相較於發達經濟體,大多數新興市場經濟體基本面脆弱、產業較為單一,通脹基數較高且匯率敏感性較大。

於今年,隨着美國經濟復甦帶動美匯指數反彈,通脹升溫引致匯率壓力,部分新興市場國家開始被動緊縮貨幣。目前主要新興市場經濟體中,自去年以來有效匯率貶值幅度最大的俄羅斯、巴西、土耳其,已經先後加息。

經濟平均增長仍低

貨幣寬鬆退出不疾不劇,宜防市場波動和風險共振。當前,全球經濟整體仍處在漸進復甦的進程中,低基數下的普遍經濟增速反彈,並不能掩蓋負向產出缺口尚未完全閉合的現實壓力。考慮到幾乎所有經濟體的兩年平均增速,均會明顯低於上一輪全球貨幣緊縮周期的醞釀階段,我們認為本輪貨幣寬鬆的退出過程會更加溫和、節奏會更慢。

工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 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