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金屬、糧食到能源的商品價格持續上升,追蹤23種原材料價格的商品現貨價格指數周二升至2011年以來新高,較去年3月創出的4年低位勁彈超過70%。商品漲價潮持續,被指庫存緊張的銅價周三重上每噸1萬美元大關,油價亦創7周新高,在港上市的資源股升勢未止。
江西銅業(00358)周三收市升2.72%,報20.75元;中國鋁業(02600)上漲1.12%;洛陽鉬業(03993)揚1.96%;五礦資源(01208)上升2.75%。盈利側重油氣勘探開採的中國石油(00857)及中國海洋石油(00883)收市分別漲1.71%及1.8%。
商品價格方面,倫敦期銅周三曾升0.7%至每噸10,040美元,創2011年2月以來最高,之後回軟。其他工業金屬亦做好,鋁、鎳和錫分別升0.4%、1.1%和1.6%。美國七月木材期貨周三首次突破每千板呎1,500美元。而紐約期油周三再漲1.38%,每桶高見66.6美元;布蘭特期油漲1.45%,高見69.88美元。雖然美元上升,但現貨金周三先跌後回升0.35%,至每安士1,784.99美元。
事實上,隨着主要經濟體走出疫情,製造業活動復甦,推高金屬價格,駕駛者再次出動亦推高能源價格。與此同時,由於巴西、美國和歐洲乾旱影響收成,農產品如玉米、小麥和糖的價格急升。中國需求強勁,以及運輸瓶頸令供應受限,均是商品價格上漲的原因。
據摩根大通和Markit數據,反映全球製造業產出價格的指數已升至2009年以來高位,而美國的生產物價亦已升至2008年以來未曾見過的水平。原材料漲價下,從家庭用品、食物、廁紙到尿片價格均在上升,全球通脹風險正在加劇。
不過,市場對於商品是否出現超級周期意見不一。摩通預期,隨着人們重返辦公室,商品需求將開始轉變為服務需求,用於電子產品和電器的金屬需求將減少。Capital Economics預期,近期創出新高的鐵礦石價格年底前可能自現水平回落約20%,銅價亦可能於第四季回落至約8,250美元。
可以肯定的是,商品已成戰略資源之一。國際能源機構(IEA)發表報告指,西方政府應考慮為關鍵的電池金屬如鈷和鋰建立庫存,在當前的綠色能源轉型趨勢下,確保有穩定供應,抵禦地緣政治風險。相比產地眾多的原油,礦物如鋰、鈷和部分稀土成分的開採和加工高度集中,3大生產商已佔去全球逾75%供應。
此外,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周二表示,不會重新開放去年3月關閉的實體交易池,意味芝加哥大部分採用公開喊價方式的交易池將永久關閉,僅歐洲美元期權交易池繼續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