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發展定位清晰 港停滯等人蠶食

本世紀以來,深圳經濟成功轉型,新經濟發展定位清晰,如今已成為匯聚全國人才及內外資金的重要地區樞紐。反觀香港,逾廿年來土地問題未獲解決、經濟結構依舊單一、港府施政離地,過去兩年發生的重大衝擊絕非偶然,再加上如今身處中美爭霸夾縫,昔日國際化優勢失色。港府一廂情願圖藉大灣區謀共贏,問題是內地主要城市之間的競爭本就十分激烈,香港若不發憤圖強自救,只怕最終就連擔當深圳「後院」的資格也失去!

去年底中國社科院等發布的《全球城市競爭力報告》已顯明,深圳排第9,比香港的第11位更高。再者,2018年深圳本地生產總值已超越香港,在在反映這數十年,深圳從作為香港的製造中心,改革成全國的新經濟龍頭城市,成為世界知名科技產業核心,成功坐上資訊科技時代快車,如今更計劃發展成金融重鎮,主力數碼貨幣,以深圳的幅員廣闊,潛力無窮,真正要競爭起來,又豈是彈丸之地的香港可以比擬?尤其內地正積極整頓科企,往後更易融入政府規劃,充分發揮影響力。

深圳既已成為全國「模範城市」,匯集國內外資金和專才,樓價水平是全國前列實屬正常,如今核心地區價格比香港西北區樓價還要高。故近年部分靠近港深邊境工作的內地居民,在兩地交通配套日趨便捷下,選擇來香港北區置業,情況猶如不少澳門居民居於鄰近的拱北或珠海市。

這說明兩個訊息:其一,土地資源本已匱乏的香港,面臨內地居民購買力日增,只會激化土地供應失衡問題,港府須着手加強港人基層安居保障,妥善規劃化解中港矛盾;其二,深圳經濟發展勢頭超越香港,從核心區資產漲價足見兩地主次關係漸變。過去深圳靠香港的製造業興家,如今自我轉型成功,在資訊科技的發展領跑,不需再依賴香港。香港反而要謀劃如何配合深圳發展,未來或要靠具消費力的內地居民來維持零售市道,所謂「風水輪流轉」莫過於此!

如今綜觀整個大灣區,深圳是龍頭,香港則高不成低不就,難堪的是一眾庸官還不懂為香港境況一落千丈而自慚形穢,反說替深圳發展一日千里高興,只管強調深港競爭非「零和遊戲」,可以互惠共贏,將危機視作等閒。當包括深圳、澳門等鄰城都計劃建設金融中心,香港未來還能靠甚麼?禍福無門,惟人自招。新加坡已故總理李光耀曾預言,香港早晚會被上海取代,甚至被併入深圳,難道真的一語成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