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用品巨擘寶潔(P&G)預告加價,原因之一是運輸開支上漲。事實上,波羅的海乾散貨指數(BDI)繼周三漲9.6%後,周四續升1.5%,再創2010年10月後新高,連漲7天,累飆逾28%,原因包括巴西鐵礦石出貨量增加及運費飛升。儘管航運股股價上漲能為有貨的投資者對沖一下,惟業界相信運費勢居高不下,對民眾購買力的衝擊令人關注。
本港上市的航運股周四表現強勁,其中太平洋航運(02343)股價曾飆14.64%,收市仍升7.95%,報2.58元;中遠海控(01919)收漲9.06%,報13.24元,旗下東方海外國際(00316)亦以全日高位134元收市,漲8.85%。
摩根大通發表報告,預料行業需求本季及下季持續擴張,主要受惠美國經濟復甦及積壓庫存補貨活動;疫情對貨運合約形式帶來前所未有的轉變,客戶趨於鎖定更大運力和更長時間。該行首予東方海外目標價183元,中遠海控目標價則調升2元,至16元,評級均為「增持」。
另一券商摩根士丹利則把太航目標價調高逾三成至3.38元,以反映乾散貨行業於未來至少一年半內仍處於上升周期。
香港貿易發展局上月公布的調查亦顯示,愈來愈多港商要面對物流配送受阻,具體而言包括貨櫃難求及運價飆升,約兩成受訪廠商將現象歸咎為疫情的負面影響。
香港付貨人委員會執行總幹事何立基表示,蘇彝士運河阻塞事件引起的連鎖反應,加上北美個別港口的罷工行動,為航運界帶來嚴重影響。近期貨船的擠塞情況在世界各地港口都有所加劇,例如在新加坡和荷蘭鹿特丹各有超過80艘船等待進入港口,一些貨運的時間由過往3日延至8日,航運延誤情況嚴重,貨櫃亦來不及流轉,尤其是未能趕及返回中國。
在「一櫃難求」及載位緊張下,何立基指,運費已升至非常高的水平,目前個別航線的運費已較上月初上漲30至40%,與去年同期比較更已累升3至4倍;鑑於環球經濟其後有望改善,貨運量勢隨之上升,他預期運費高企的情況在今年餘下時間仍會持續。鐘錶商天時貿易公司經理尹明義則稱,雖然其公司發貨以空運形式較多,但價錢已貴了很多,而且運費經常變動,每天都有新價錢。
航運股漲勢並不局限於港股,事關租用堵塞蘇彝士運河「長賜號」的台灣長榮海運,股價昨一度創新高,市值超越於手機鏡頭領域獨步天下的台灣「股王」大立光後,再倒跌近4%至72.9元新台幣,但摩通日前將其股價調高至101元新台幣,換言之還有逾38%上升空間。
有「航運晴雨表」稱號的丹麥航運巨頭馬士基向客戶表示,「新常態」尚在形成當中,預期航運的樽頸將延續至下季,下月仍會感受到「長賜號」事件對船期的餘波,正加碼投放26萬個標準箱的集裝箱去紓緩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