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脹分歧 低收入族群更難捱

低收入一族在疫情爆發期間是最先失業的一群,隨着經濟復甦,又淪為民生必需品價格上漲的最大受害者。這種存在於不同商品上的通脹分歧,將使貧富懸殊惡化,隨時引發大規模社會暴動。

汽油糧食價格急漲 無得慳

以美國為例,雖然整體通脹仍溫和,但數據背後存在巨大差異,尤其近月某些商品漲價特別多,例如汽油,相距僅一個月,目前一周駕車可能需要多付60美元(約468港元)。糧食價格的漲幅則是整體物價逾兩倍,不少民生必需品已加價。

因汽油和飲食佔低收入家庭每月開支比率遠高於富裕家庭,使他們承受最大打擊,而這些需求往往不可延遲或沒有代替品。

事實上,美國絕非單一地區出現物價上漲問題,聯合國糧價指數在3月已連續10個月上升,為2008年至今最長升浪,意味全球皆面對貧富更懸殊的困局。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Carmen Reinhart稱,糧價和通脹對平等問題有同等的重要性,這類衝擊會帶來不均衡的影響。

富裕家庭:衰退基本上已結束

有媒體利用不同收入族群來評估通脹反映於一籃子商品加價的影響,結果發現對最富裕的美國家庭而言,目前竟是物價最平時期,主因是高收入者是疫情爆發後經濟K形復甦的最大受惠者,所持的股票和房地產令其身家激增,更何況他們大多數人的工作都沒有受影響。

簡而言之,高收入家庭因資產升值,故在糧食、醫療、房租等項目的開支佔比相對下降,而這些都是近年升幅較整體物價為快的項目。連聯儲局的統計也顯示,去年增加的財富有70%流入全美國收入最高的首10%家庭,收入最低的10%家庭只增加4%財富。

政策研究機構Opportunity Insights發表的報告更顯示,對年收入6萬美元以上的較高薪一族來說,經濟衰退基本上已結束了。惟對年收入低於3萬美元的最低收入族群而言,失業人數仍較疫前大幅增加了30%。

隨着通脹升溫,低收入家庭受到的打擊可能更嚴重,尤其聯儲局已多番表明,會容忍通脹升溫一段時間,直到經濟出現實質進展之前都不會加息,以幫助就業市場充分復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