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芸芸企業之中,不難看到在疫情中掙扎求存的例子,當中有部分是值得參考的,以下是多家企業在數碼化轉型上作出的努力,繼而獲得成功。
受庫存積壓和門店租金成本影響,時裝品牌是其中一個深受疫情衝擊的行業,唯一出路是各出奇謀自救。其中,日資服裝品牌UNIQLO看中了消費者網購後心急收貨的心理,利用科技為客戶提供「門店急送」或「門店自提」兩種配送方式,前者使用順豐配送,3公里範圍內最快一小時發貨;後者則是「網上下單、門店取貨」,完成網上銷售的同時也成功為門店帶來客源,一舉兩得。
至於瑞典Zara則進軍直播界,透過「網上試衣間」、官方攻略等直播節目,成功提升電商銷售額。而西班牙時裝品牌H&M和美國GAP,選擇建立獨特會員體系,提供價格優惠、送貨福利、積分兌換等會員福利,增強用戶黏性。而透過會員的基本數據,可用來分析顧客的潛在需求。
百事公司子公司Frito-Lay作為零食巨頭,為應對消費者和下游零售商需求的急速變化,與IBM合作組建多個獨立開發團隊,透過科技從根本上改變其生產方式、服務方式、供貨方式,甚至是貨架擺放方式。
植物營養生產及供應商Yara的數碼化業務平台,有大量應用是為農民提供技術支持的,如農場天氣應用程序,可幫助掌握天氣情況,然後合理地安排農務事項和具體時間,這對於提高農作物產量和質量非常重要。除此之外,數碼化業務平台還能支持Yara在工作和協作方式的轉變,如從與農民面對面交流方式,轉變為利用平台為他們提供知識和技術支持。
石油公司蜆殼透過數碼化收集不同來源的數據並進行深度分析,推動不同部門之間的協作,優化工作流程,並降低營運成本。
疫情爆發後,雖然對員工聚集和生產節奏造成了短暫影響,但河鋼集團由於大量使用智能技術和自動化設備,生產很快恢復正常。該集團擁有行業中規模較大的智能化無人原料場,日常營運僅需要3個人。即使面對疫情等突發危機,仍可正常營運。
卓爾智聯(02098)近年積極在產業互聯網領域布局,由一個傳統的物流企業,轉型成一個網上網下融合,以網上為主的交易平台。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傳統的產業鏈斷裂,卓爾智聯各大商業對商業(B2B)交易平台針對性對客戶推出解決方案,依據大數據、互聯網化的能力保持行業供應鏈的完整性,在網上撮合及幫助供應鏈兩端形成交易,通過供應鏈金融服務滿足疫情中企業對資金短缺的需求,帶動平台收入逆市仍錄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