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區塊鏈技術,必要論及數碼貨幣,一旦盛行,對全球是顛覆式影響,當中尤以中國及瑞典的步伐最快。不過,瑞典央行最新披露,已完成央行數碼貨幣(CBDC)計劃第一階段實驗成果,初步結論是若現金消失的速度太快,將帶來難以解決的「潛在問題」,故需放慢步伐。
內地方面,數碼人民幣即將踏入測試一周年(4月16日),最近再次拓展試點,務求鞏固領先優勢。資料顯示,目前全球已有超過60個國家試驗央行數碼貨幣。
說回瑞典,由於客觀環境讓該國民眾早已不太使用現金,央行曾暗示2018年前就能推出全球首隻官方數碼貨幣「電子克朗」(E-Krona),惟拖延至今也未正式發行,央行直言正進行的實驗計劃須待明年初才完成,甚至不排除試驗至2026年底。該行解釋,在釐清數碼貨幣所需的條件前,不應貿然定案。
瑞典央行也明確指出,目前不會以數碼貨幣取代現金,至於正研究的數碼貨幣若推行,也須待新的法律框架出爐,又透露下階段會讓商業銀行加入,以測試「電子克朗」在實際處理商業和零售支付時的情況。
上述可謂是西方主要經濟體中,最深入探究「後現金時代」的報告。事實上,瑞典的紙鈔和硬幣正緩速「退役」。據調研機構麥肯錫報告顯示,在8個成熟市場中,瑞典民眾去年最少使用現金,即現金佔總交易額的比例最小。
誠然,面對中國極力拓展,包括美國在內的其他央行曾公開表示,率先進入數碼貨幣領域未必有利,例如聯儲局主席鮑威爾稱,美國對數碼貨幣的立場是「做對」,而非「做第一」。
再者,「無現金社會」不等於要推數碼貨幣,例如挪威是另一個已接近無現金社會的國家,但其央行表明無迫切推出數碼貨幣。有經濟學家認為,隨着官員不斷探索,實施央行數碼貨幣的動機或生變,因為若數碼貨幣只是用來補充現金所缺乏的零售交易功能,在經濟中不會產生太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