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池爭霸戰 華鞏「固」優勢

現屆美國政府上台後不久即下令「排查」幾種戰略物資的供應鏈,除了半導體外,還有大容量電池,原因顯然是與中國爭奪環保議題的話語權,故全力減低碳排放,其中,電動車乃「重中之重」。事實上,一眾科技大國早就於電池技術領域鬥得如火如荼,搶奪固態電池,內地蔚來汽車(美股︰NIO)更聲言明年就會將它引入新車款,較外國傳統車廠更為進取。

車用電池雖然涉及大量專業術語,但歸根究柢還是於續航里程、成本優勢和安全性範疇「拗手瓜」。

固態電池是以固態電解質取代現時主流的液態電解質,廠商可選用更能提高能量密度的電極材料,同時簡化封裝和冷卻系統,同一體積的電池系統遂能承載更多電源,提高續航能力。更重要的是,萬一電池受損會釋出龐大熱量,液態電解質容易令整個電池着火,而固態電解質可大大降低電池發熱帶來的危險。

豐田日產福士排隊亮相

專走高檔車型路線、近日不斷傳出來港第二上市消息的蔚來汽車今年初發布固態電池方案,據報,該公司明年第四季就會引入到旗下車款,續航里程能提高至850公里,即足夠來回行走香港至廣州3遍。「鱷王」索羅斯披露上季新建倉的美國車用電池初創公司QuamtumScape(美股︰QS)比蔚來早一個月宣布,其「一疊卡片大小」的鋰金屬固態電池,能在15分鐘充滿八成電。

固態電池無疑是各大車廠的兵家「必爭之地」,豐田汽車提出2025年前將推出搭載固態電池的車款,日產則把目標定於2027至2028年,福士也表示2025年後會於旗下車型推出這款「終極鋰電池」,「把充電時間縮減一半至12分鐘」為目標。這是否意味着蔚來遙遙領先傳統汽車巨頭?

「全固態」商業化料需5年

有內地分析師指出,豐田、日產和福士指的是「全固態電池」,蔚來明年亮相的其實是「半固態電池」,液態電解質的含量有所降低,但不至於徹底不用,優勝之處在於可用一些能提高能量密度,但配搭液態電解質時會較為危險的電極材料。完全不用液態電解質的「全固態電池」還要克服成本較高昂的難關,距離商業化仍需時5至10年。

不管如何,內地於去年11月初發布2021年起15年的內地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時,拋出一系列「核心技術攻關工程」,包括「加快固態電動力電池技術研發及產業化」。內地光大証券甚至以「軍備競賽」去形容各國期望搶佔固態電池先機去贏得市場份額。

寧德豪擲785億擴建廠房

有人民銀行官員早前稱,「人民幣國際化可減輕美元作為國際貨幣的負擔」,撇除自由兌換和金融穩定的財金關卡,一大條件是內地科技不斷進步,為全球製作更多不得不買的產品,增強各國保存人民幣的誘因,如1980年代日圓國際地位隨着日貨橫掃於全球而崛起。高盛曾估算,2020至2040年間,電動車銷量年均複合增長率達19%,電動車及電池技術對於內地經濟的意義不言而喻。

據外電報道,現時內地生產全球約67%鋰電池,按中美兩國佔全球產量85%計,已遠遠拋離美國,歐洲產量佔全球僅3%,這回輪到歐美要設法保障供應自主。號稱深圳創業板「股王」的內地車用電池「一哥」寧德時代(300750.SZ),於去年12月29日至今年2月25日連發多刊公告,一言蔽之就是豪擲785億元人民幣擴建廠房,市場估計5年後其產能將相當於去年出貨量的10倍。

另方面,大和指出,總部設於廣州的天賜材料(002709.SZ)是全球最大鋰鹽電解質生產商,其客戶包括寧德時代和南韓LG化學等一線車用電池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