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Campus:次季炒復甦 瞄準4板塊

投資市場雖自年初開始大炒經濟復甦,但恒生指數在2月衝上超過32個月新高的31,183點後無以為繼,連帶部分股份走勢逆轉。展望第二季,由高位回落甚深的新經濟股可否及時回勇?觸底反彈的傳統經濟股可否更上一層樓?且由財金專家為次季4大焦點板塊進行剖析。

基建:中鐵建中車勢追落後

近期市場憧憬經濟復甦,金融、旅遊、航空等舊經濟股已被接連炒上,唯獨基建股走勢相對落後。金英証券(香港)零售研究部副總監李韻儀表示,未來將有多項利好因素支撐中國鐵建(01186)和中國中車(01766)等相關股份表現,第二季仍是收集機會。

固投看俏 制裁影響微

國家統計局早前公布今年首兩個月,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為4.52萬億元人民幣,按年增長35%。市場預期受惠基建和房地產投資帶動,今年固投按年增速可望達高單位數字。此外,《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提出到2035年,中國交通實體線網總規模要達70萬公里左右,其中高鐵要達5.6萬公里。

她續指,國策驅動以外,板塊亦有不俗基本因素。例如多間基建企業去年新簽合同額按年升10至27%,可望為今年盈利增長帶來基礎。此外,行業今年市盈率約3至7倍,低於過去平均5年的歷史市盈率,反映現水平估值吸引。

儘管部分基建股如中鐵建、中國交通建設(01800)仍受美國制裁影響,但由於海外市場業務佔整體比例較低,受影響程度相對有限。

同樣受惠經濟復甦,但股價升幅尚未完全反映的板塊,還可留意本地收租股。晉裕環球資產管理投資組合經理兼高級投資分析師黃子燊表示,以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領展房產基金(00823)為例,現時股息率約4厘,高於歷史均值,而且股價走勢相對穩定,是防守性較強的選擇,適合穩健投資者。

金融:滙控望受惠英歐復原

銀行是百業之母,直接受惠經濟復甦。以香港為例,隨着疫苗接種人數增加令疫情受控,企業恢復生意往來,失業率改善繼而支撐樓市,本地銀行如恒生銀行(00011)將受惠中小企貸款和樓宇按揭貸款增長。

對於較高風險取態的投資者,晉裕環球資產管理投資組合經理兼高級投資分析師黃子燊認為可考慮滙豐控股(00005)等國際大型銀行。由於英國和歐洲受疫情衝擊較深,預期經濟反彈幅度也會較大,對以英歐業務為重心的銀行最為有利。惟他亦提醒,銀行業務欠缺高增長元素,市場難給予過高估值,隨着銀行股早前已經過一輪估值修復,不宜期待板塊可再大幅跑贏大市。

友邦新業務價值料彈

正榮金融業務部副總裁郭家耀表示,金融股最能受惠美債孳息向上,銀行以外,保險股亦不容忽略。儘管友邦保險(01299)去年業績略遜預期,新業務價值按年下降33%,但隨着疫後復甦,憧憬今年經營環境好轉,料友邦新業務價值也會重拾增長。

市場息口向上亦對投資收益有幫助,配合內地進一步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有利友邦爭取內地保險市場份額,他料友邦可挑戰今年1月的109.3元歷史高位。

新經濟:京東農村業務潛力大

美國國債孳息率早前由低位顯著回升,企業融資成本增加,令估值高昂的科技股頓變「提款機」,加上中資科技股面臨內地加強監管隱憂,更令投資者卻步,「北水」亦要減倉觀望。

晉裕環球資產管理投資組合經理兼高級投資分析師黃子燊表示,新經濟股早前被過分熱炒,股價由高位急速回落使人心虛怯,但相信今輪沽壓消化過後,板塊中長線仍會向好,進取投資者可在第二季候低吸納。當中,他建議首選京東集團(09618),看好集團在三四線城市和鄉鎮農村地區的業務增長潛力、受反壟斷影響相對小,以及分拆京東物流上市為股價帶來催化劑。

京東去年收入按年升29.3%至7,458億元人民幣,純利按年增長3.05倍至494.05億元人民幣。2020年活躍用戶淨增長近1.1億,至4.7億,超過80%的新增活躍用戶來自三線或以下城市。儘管券商認為京東去年收入和利潤均勝預期,且用戶增長健康,但預計今年的新業務投資或會拖累利潤表現,令京東績後走勢偏弱。

網上醫療值得憧憬

遙距醫療板塊也值得留意。上古亞洲財富策劃及管理總監梁彥穎指,疫情令投資者聚焦此市場的重要性和增長潛力,用戶不僅可節省交通費用和爭取急救時間,亦可更容易和便宜地取得多個醫護意見,中長線值得憧憬。

現時在港上市的網上醫療股包括阿里健康(00241)、京東健康(06618)及平安好醫生(01833)。前兩者主營醫藥電商,平安好醫生則聚焦網上醫療健康服務。

內需:農夫山泉飛鶴可吼

提及疫後復甦,內需消費股仍為今年重點投資主題。不少享有高估值的內需股已由高位回落,第二季或可重新部署。

金英証券(香港)零售研究部副總監李韻儀表示,利好中國消費必需品行業的因素持續,例如內地經濟結構將轉型以內需為重、消費能力強的中產階級崛起、企業積極開拓線上線下銷售渠道,並着力優化產品組合和提升毛利等,建議投資者可吼位留意農夫山泉(09633)、中國飛鶴(06186)等股份。

通脹或加劇 利好銷情

上古亞洲財富策劃及管理總監梁彥穎同樣看好消費股的短期表現,特別是必需品消費,因通脹預期加劇,一般人會預先買入食品、衞生用品等必需品,銷量有機會顯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