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家:人幣難再單邊升

由官方主導的人民幣中間價跌至近兩周新低,周一報6.5191兌每美元,拖累在岸人民幣跌55點子,收報6.5100。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前外匯管理局國際收支司司長管濤直言,人民幣單邊升值的時期已經過去,支持人民幣匯價快速升值的因素或已有變。

人民幣中間價連跌兩日,昨日下調93點子。交易員指,近期市場對美元趨強的預期升溫,惟中國經濟基本面良好,除非美國債券孳息率帶動美匯指數快速上升,否則人民幣出現劇烈調整的機會較微。華僑永亨銀行經濟師李若凡預料,短期內人民幣或繼續在6.45至6.55區間內波動。

管濤則形容,人民幣現處於均衡合理水平,有機會進入雙向震盪的「新常態」。儘管美匯指數對人民幣升跌有一定程度影響,但在經濟強、貨幣則強的邏輯下,認為中國經濟前景才是目前影響人民幣匯價的主因。

人民幣走勢除了受疫情、經濟前景、美匯指數和中美息差影響之外,亦與出口前景、金融風險等有關。

國際化缺乏3個要素

他相信,人民幣匯率去年6月起呈現單向波動的情況已經不復存在,若然中國因科技突破及人口結構改善而脫離經濟增速下滑的趨勢,加上匯率制度更完善的話,人民幣前景可更樂觀,又認為人民幣步向「6算」的日子漸近。

另邊廂,近年中國冀透過發展數碼人民幣推動人民幣國際化,惟分析指出,人民幣國際化缺乏3大關鍵因素,包括中國需解除資本管制;在個人私隱上取得國際信任;以及人民幣需比美元更具吸引力、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