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Campus:科技股調整現撈貨良機?

港股科技板塊經歷完年初狂牛後,近月在美國債息上揚及美股納指調整影響下有所回落。本地4大科技股─騰訊控股(00700)、美團(03690)、阿里巴巴(09988)及小米集團(01810)估值已回落至較吸引水平,今日就與大家剖析投資策略。

阿里: 股價勢追落後 年內睇300元

阿里巴巴旗下螞蟻集團去年底上市觸礁,加上內地加強金融科技監管及反壟斷法出台,導致股價一沉不起,即使創辦人馬雲及後公開露面,以及有傳螞蟻和監管部門就整改達成共識,種種利好消息雖令股價有所反彈,但截至目前止,股價仍大幅落後於同業,在過去一年僅升約15%,騰訊則漲八成。

季績理想 雲計算轉盈

不過,阿里最近公布的業績與股價背道而馳,核心業務表現良好,截至去年12月底第三財季收入達2,210億元人民幣,按年增37%,核心業務佔收入近九成;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淨利潤亦較2019年同期增長52%至794億元人民幣。而雲計算業務收入按年增長50%至161億元人民幣,亦首次獲得盈利,EBITA(除息、稅及攤銷前盈利)達2,400萬元人民幣。

公司的中國零售市場年度活躍消費者達7.79億,單季淨增長2,200萬。阿里加碼投資新業務,包括訊息流、直播、淘寶特價版等;而淘寶特價版年度活躍消費者及每月活躍用戶皆超過一億,料將業務拓展至低端市場。

晉裕環球資產管理投資研究部高級投資分析師黃子燊指,阿里雲與阿里電商服務的「讓天下沒有難做生意」理念相同,能為商家提供基礎設施即服務(laaS)及平台,預料雲計算為未來市值再攀升提供很大的動力。阿里亦不斷投資新業務,如收購高鑫零售(06808),可見其線上線下業務合一,加上物流發展新零售理念。

現價可吸 宜分注買

他又認為,現時股價未有充分反映企業價值,待壞消息消化之後,股價會漸見起色,現價可分注買入,今年目標價上望300元。

耀才證券研究部副經理譚智樂亦表示,雲計算能為阿里帶來強勁的現金流,現時受互聯網金融業務拖累,由於未知實際拋售情況,若有貨的投資者不妨待股價再跌一成半至兩成溝貨,建議分3注吸納。阿里股價短線料於220至240元上落,年內目標重上270元。

騰訊: 券商唱好 去年料多賺三成

科網巨頭騰訊將於3月24日公布去年業績,市場雖預期旗下遊戲業務在收購歐洲手遊公司Supercell的整合效應,及遞延收入減少的影響下,去年第四季增長會有所放緩,但觀乎公司上季推出多個新遊戲後反應理想,綜合23間券商預測,騰訊去年純利或介乎1,084億至1,958億元人民幣,按年增16.2至109.8%,中位數增長逾30%。

手遊業務表現出色

高盛近日發表報告表示,騰訊的遊戲將會在2023年於總值2,200億美元的全球遊戲市場中搶到市場份額,旗下廣告增長則受到微信短視頻的過渡時間,及其廣告技術提升所帶動。

公司手遊業務表現出色,旗下《王者榮耀》和《PUBG Mobile》包攬1月份收入排名首兩名。此外,公司旗下投資項目紛紛排隊上市,先有短片平台快手(01024)於上月初掛牌,及後有嗶哩嗶哩和騰訊音樂等準備回港作第二上市。

黃子燊指,微信是內地人使用時間最長的軟件,騰訊業務建基於微信及QQ的流量,公司能把握用戶流量入口,引流他們到旗下不同板塊,用戶能透過微信小程序促成電商交易。另外,騰訊手遊收入保持高增長,因旗下工作室不斷研發一些爆紅的遊戲。不過,他認為該股近日的調整已完結,欲持貨3個月以上的投資者可於現價開始分注買入,今年上望800元。

譚智樂則認為,騰訊提供大數據及人工智能服務,並即將開發無人駕駛技術,意味公司的國際發展機遇非常多。他建議,調整一成半可分段吸納。

小米: 美或再出招打壓 恐步華為後塵

受美國制裁影響,華為出貨大跌,小米則趁機積極生產,從而取得華為本來的出貨量份額,加上公司持續推進手機加物聯網的概念,導致小米於去年第四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升至第三名,市佔率上升至11.2%。

集團在本地及國際市場的互聯網服務收入均有增長空間,並有望成為內地最大的智能手機製造商。小米的人工智能物聯網(AIoT)平台已連接2.8億部物聯網(IoT)設備(不包括智能手機及筆記本電腦),按年增35.8%。上月市傳小米擬涉足電動車產業,令股價一度回升。

接連遭剔出國際指數

不過,小米於今年1月被列入美國制裁名單,意味着美國人不得投資小米,股份恐在今個月接二連三地被剔出國際指數。而公司股價於3月8日急瀉逾8%,跌穿去年12月配股價23.7至24.5元的下限水平。

黃子燊指,小米被列入黑名單雖不影響實體經營,但資金流出或令股價受壓,另不排除美方會進一步打壓。市場不看好硬件企業,小米雖主張用戶透過硬件進入物聯網,但依賴互聯網及物聯網布局暫時只是期望,相比之下,騰訊的軟件業務更實在。當大市氣氛差,更應選擇質素較好的企業。

譚智樂指,小米面對美國制裁,或會重蹈華為覆轍,再者,其亦未必能夠搶佔攻華為所有的市佔,這一輪的跌幅已抵銷所有利好消息。黃氏亦認為,若小米造電動車需要消耗更多資金,將令現金流受壓,股價亦有可能因此而受累。

美團: 具增長潛力 憂反壟斷風險

疫情爆發,餐飲外賣盛行,帶挈美團去年第三季度業績相當亮麗,股東應佔溢利按年大增3.74倍,至63.2億元人民幣。截至去年9月底止一年,美團的交易用戶數目超過4.76億人,按年增長9.4%。

公司去年第三季收入增加28.8%至354億元人民幣,遠勝市場預期的340億元人民幣。其中,餐飲外賣收入增長32.8%至206億元人民幣,經營溢利增1.32倍至逾76億元人民幣,而社區團購業務─美團優選將成為未來幾年中國線上零售的主要增長動力。美團指,新業務收入增長43.5%,是由於擴大了企業對企業(B2B)餐飲供應鏈服務、美團買菜、美團優選及美團閃購等業務,這些新業務將是美團未來的增長焦點。

美團優選表現領先對手,提前達成「千城計劃」,並開拓至305個省會級和地級市,以及延伸至地級市以下的縣域。據內媒報道,在今年首周,美團優選的全國日均訂單量已達2,000萬,為行業第一名。

黃子燊指,雖然美團投資業務沒有阿里系及騰訊系的多,但公司為本地生活服務引入網上模式,看好未來美團優選的增長潛力。美團優選除了送外賣,而且運送生活用品和藥品等,已開始吞噬阿里旗下板塊。

估值還看外賣業務

現時市場由「北水」主導,不講市盈率,只講市銷量,美團執行力較大,故市場賦予其較高的估值。而即使內地監管機構就不正當競爭行為小懲大誡,以及美團旗下酒店業務在疫情下受創,依然無損其收入保持強勁增長。

譚智樂則認為美團估值已屬過高,加上截至目前為止,公司未有穩定的現金流,擔心反壟斷政策風險較大,未來估值是否彰顯其價值要視乎外賣業務能否繼續擴大,如美團需要搶佔餐飲市場四分之一的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