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對美出口晶片不僅帶來龐大的外匯收入,同時亦恐為台灣帶來「匯率操縱地區」之名。美國將於4月中公布匯率報告,對匯率操縱地區設下3項標準,而台灣全部達標,故當地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直言,今次「有可能」被列為匯率操縱,長遠或影響與美國簽訂自由貿易協定,將向美方解釋,今次是因中美貿易爭端及疫情所致,情況特殊,3項標準不太適合用來衡量目前狀態。
回看去年新台幣兌美元升值5.6%,成為亞洲區最強貨幣,同時被美國列入匯率操縱地區的觀察名單之中。美國對於匯率操縱設下3項標準,外媒引述數據指,台灣去年為維持匯市穩定,淨買匯金額達391億美元,佔台灣本地生產總值(GDP)約5.8%,超過美國標準2%;台灣去年對美國的貿易順差達299億美元,標準則為200億美元;去年經常帳盈餘約為GDP的11%,亦遠超2%的標準。
楊金龍就此坦言,被列入匯率操縱仍有轉圜餘地。他解釋,對美貿易順差的關鍵是供需問題,美國需要台灣晶片,並非匯率因素造成。他也強調,因中美貿易戰和疫情衝擊,台灣受惠轉單效應導致出口強勁,無刻意干預匯率。
另外,美國為緩解疫情對經濟的衝擊,推出了史無前例的量化寬鬆(QE)政策,導致龐大資金四處流竄,衝擊小型經濟體的金融穩定。楊氏坦言,「美國QE是我們的挑戰。」
事實上,台灣一直爭取與美國簽訂自由貿易協定,有分析指出,若台灣被列為「匯率操縱地區」,兩地自貿協定將受負面影響。台灣當局將向美方表達雙方的供應鏈整合與合作有利經濟增長。無論如何,美方在匯率的取態將為中美之爭帶來啟示。